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绪论 | 第10-13页 |
·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 | 第10-11页 |
·收购 | 第10页 |
·反收购 | 第10-11页 |
·上市公司反收购监管的研究范畴 | 第11-13页 |
·反收购监管与收购监管 | 第11-12页 |
·反收购监管与证券监管 | 第12页 |
·反收购监管与反收购的法律规制、政府管制 | 第12-13页 |
2.上市公司反收购立法政策 | 第13-20页 |
·上市公司反收购立法政策的理论基础——反收购价值 | 第13-17页 |
·反收购价值否定论 | 第13-15页 |
·反收购价值肯定论 | 第15-16页 |
·反收购价值的法理分析 | 第16-17页 |
·反收购立法政策下的反收购监管目标 | 第17-20页 |
·美国的反收购立法政策取向与监管目标 | 第17-18页 |
·对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监管目标的反思与重树 | 第18-20页 |
3.上市公司反收购监管模式评析 | 第20-33页 |
·英国反收购监管模式 | 第21-25页 |
·英国反收购监管模式的制度框架 | 第21-22页 |
·英国反收购监管模式剖析 | 第22-24页 |
·对英国反收购监管模式的评价 | 第24-25页 |
·美国反收购监管模式 | 第25-28页 |
·美国反收购购监模式的制度框架 | 第25-26页 |
·美国反收购监管模式剖析 | 第26-27页 |
·对美国反收购监管模式的评价 | 第27-28页 |
·我国反收购监管模式的选择 | 第28-33页 |
·我国反收购监管模式的制度框架之转变 | 第29-31页 |
·对我国反收购监管模式选择的反思 | 第31-33页 |
4.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监管制度的完善 | 第33-43页 |
·完善反收购监管依据,健全反收购立法体系 | 第33-34页 |
·调整反收购立法政策,树立保护少数股东利益的监管目标 | 第33页 |
·界分上市公司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协调国家干预与公司自治 | 第33-34页 |
·明确反收购监管范围,规范反收购监管措施 | 第34-39页 |
·对预防性反收购行为的监管 | 第34-37页 |
·对攻击性反收购行为的监管 | 第37-39页 |
·借鉴反收购司法审查制度,变革反收购监管模式 | 第39-43页 |
·我国启动反收购司法审查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39-40页 |
·完善反收购司法审查制度的基础——受信义务 | 第40-41页 |
·反收购监管与反收购司法审查合理分工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