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肾安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兼瘀毒证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一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及辨证论治 | 第11-18页 |
1 祖国医学对消渴肾病病名的认识 | 第11页 |
2 古代医家对消渴肾病在病因病机方面的认识 | 第11页 |
3 现代中医学者对消渴肾病的认识 | 第11-14页 |
4 现代中医学者对消渴肾病的辨证论治 | 第14-16页 |
5 现代中医学者对消渴肾病的中药治疗 | 第16-18页 |
二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 第18-20页 |
1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 | 第18页 |
2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与分期 | 第18-19页 |
3 影响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因素 | 第19-20页 |
三 相关问题与展望 | 第20-21页 |
试验研究 | 第21-29页 |
一 病例资料与诊断标准 | 第21-25页 |
1 病例资料 | 第21页 |
2 相关诊断标准 | 第21-23页 |
3 试验病例选择标准 | 第23页 |
4 评定的标准 | 第23-24页 |
5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二 统计分析 | 第25-29页 |
1 治疗前各项指标评价 | 第25-27页 |
2 治疗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3 药物安全性评价 | 第28-29页 |
讨论 | 第29-33页 |
一 中医学对消渴肾病的认识 | 第29-30页 |
1 古代中医文献中有关消渴肾病的记载 | 第29页 |
2 消渴肾病病名及病因病机 | 第29页 |
3 立法思想 | 第29-30页 |
二 消渴肾安颗粒的组方意义 | 第30-31页 |
三 消渴肾安颗粒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评价和机理分析 | 第31-32页 |
四 心得体会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