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8-9页 |
一、EMs的诊断 | 第9-12页 |
1.腹腔镜诊断 | 第9页 |
2.辅助诊断 | 第9-12页 |
(1) 影像学诊断 | 第9页 |
① 超声对EMs的诊断 | 第9页 |
② 其他 | 第9页 |
(2) 肿瘤标志物 | 第9-10页 |
① 血清CA125测定对EMs诊断 | 第10页 |
② 血清CA19-9测定EMs诊断 | 第10页 |
(3) 其他诊断 | 第10-12页 |
① 抗子宫内膜抗体对EMs诊断 | 第10页 |
② 芳香化酶P450 | 第10页 |
③ 5-ALA | 第10-11页 |
④ sICAM-1 | 第11页 |
⑤核素99mTc(TC-RBC)扫描诊断 | 第11-12页 |
二、EMs治疗 | 第12-15页 |
1.手术治疗 | 第12页 |
2.手术方式 | 第12-15页 |
(1) 腹腔镜手术 | 第12页 |
(2) 开腹手术 | 第12-14页 |
① 保守性手术 | 第13页 |
② 半根治性术 | 第13页 |
③ 根治性术 | 第13-14页 |
(3) 缓解疼痛的手术 | 第14页 |
(4) 术后用药目的主要为 | 第14-15页 |
(5) 助孕治疗 | 第15页 |
(6) 期待治疗 | 第15页 |
二、药物治疗 | 第15-21页 |
1.对症治疗 | 第15-16页 |
2.传统的激素抑制药物 | 第16-17页 |
(1) 假孕疗法 | 第16页 |
(2)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 | 第16页 |
(3) 达那唑 | 第16-17页 |
(4) 内美通 | 第17页 |
(5) 米非司酮 | 第17页 |
3.生物治疗 | 第17-20页 |
(1) 子宫内膜干细胞(SC) | 第17-18页 |
(2) 人重组干扰素IFN-α-2b | 第18页 |
(3) 整合素aVβ3 | 第18页 |
(4) 芳香化酶抑制剂 | 第18-19页 |
(5) 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 | 第19页 |
(6)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 | 第19页 |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 | 第19页 |
(8) 卡介苗(BCG) | 第19-20页 |
4. 其他治疗 | 第20-21页 |
(1) 介入治疗 | 第20页 |
①子宫动脉栓塞术 | 第20页 |
②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 | 第20页 |
(2) 中药治疗 | 第20-21页 |
讨论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4页 |
缩略词表 | 第24-25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撰写的学位论文 | 第25-26页 |
致谢 | 第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