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甘肃农村残疾人生活状况分析 | 第11-15页 |
·农村残疾人数量、从业和基本生活状况 | 第11-14页 |
·农村残疾人的主要需求 | 第14页 |
·农村残疾人家庭的住房状况 | 第14页 |
·农村残疾人生活状况分析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甘肃农村残疾人扶贫的历史回顾 | 第15-22页 |
·起步摸索阶段(1992年—2000年) | 第15-17页 |
·发展开拓阶段(2001年—2007年) | 第17-19页 |
·调整完善阶段(2008年起至今) | 第19-20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贫困面大,数量多,扶贫任务艰巨 | 第20页 |
·优惠政策少,投入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 第20页 |
·致贫因素复杂,政策调整缓慢,不确定因素增多 | 第20页 |
·生活状况差,收入水平低,难以有效实现增收 | 第20-21页 |
·专项扶贫资金量小,渠道单一,引导作用发挥不够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农村残疾人家庭发展草畜产业的条件分析 | 第22-27页 |
·甘肃省发展草畜产业的客观优势 | 第22-25页 |
·资源优势明显 | 第22-23页 |
·具有经营畜牧业的传统优势 | 第23-24页 |
·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与竞争力 | 第24页 |
·具有一定科技优势 | 第24-25页 |
·残疾人家庭发展草畜产业的服务组织比较健全 | 第25页 |
·发展草畜产业是比较适合残疾人的扶贫开发模式 | 第25-27页 |
第四章 草畜产业在农村残疾人扶贫模式中的应用及案例分析 | 第27-31页 |
·现有农村残疾人扶贫的模式对改善生活状况的比较 | 第27-28页 |
·基础设施建设 | 第27页 |
·拓宽增收途径 | 第27页 |
·社会保障体系 | 第27-28页 |
·发展草畜产业对农村残疾人扶贫效益分析 | 第28-31页 |
·农村贫困残疾人口大幅减少 | 第28页 |
·贫困残疾人家庭面貌得到改观 | 第28页 |
·贫困残疾人家庭收入明显增加 | 第28-31页 |
第五章 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 第31-39页 |
·任务目标 | 第31页 |
·基本方针 | 第31-33页 |
·坚持政府主导 | 第31页 |
·采取救助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并重 | 第31-32页 |
·坚持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有所侧重 | 第32页 |
·坚持残疾人草畜产业扶贫到户到人 | 第32页 |
·坚持扶贫模式和机制不断创新 | 第32-33页 |
·坚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 第33页 |
·继续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 第33页 |
·内容和途径 | 第33-35页 |
·发展特色草畜业和其他增收项目 | 第33-34页 |
·将贫困残疾人优先纳入农村各类建设项目 | 第34页 |
·加大农村残疾人培训力度,提高农村贫困残疾人的科技文化素质 | 第34页 |
·推进残疾人危房改造和移民搬迁 | 第34-35页 |
·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和救助政策 | 第35页 |
·政策保障 | 第35-37页 |
·增加残疾人草畜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 | 第35-36页 |
·实施康复扶贫贷款项目,扶持贫困残疾人家庭发展生产 | 第36页 |
·深入开展社会帮扶工作,增强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的合力 | 第36页 |
·激活残疾人服务社的功能,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务 | 第36页 |
·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解决新问题 | 第36-37页 |
·组织领导 | 第37-39页 |
·省级残疾人草畜产业扶贫开发工作组织领导 | 第37页 |
·市州残疾人草畜产业扶贫工作组织领导 | 第37页 |
·加强各级残联扶贫干部队伍建设 | 第37-38页 |
·加强残疾人草畜产业扶贫开发统计监测工作 | 第38页 |
·各有关部门协同工作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