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历史 | 第10页 |
·病原生物学,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 | 第10-11页 |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 | 第11页 |
·西瓜品种抗病性的研究 | 第11-12页 |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全基因组测序 | 第12页 |
·果斑病菌的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2页 |
·细菌PCR 检测常用的靶标 | 第12-14页 |
·16S rRNA 序列 | 第13页 |
·ITS 序列 | 第13页 |
·gyrB 序列 | 第13-14页 |
·降落PCR | 第14-15页 |
·巢式PCR | 第15页 |
·PMA 和EMA | 第15页 |
·本研究的目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ITS-PCR 检测 | 第17-3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7-24页 |
·材料 | 第17-19页 |
·供试菌株 | 第17页 |
·主要试剂 | 第17-18页 |
·主要仪器 | 第18页 |
·培养基 | 第18-19页 |
·方法 | 第19-24页 |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第19页 |
·致病性测定 | 第19页 |
·DNA 模板的简易制备 | 第19页 |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以及相关菌株16S rDNA 基因的PCR 扩增 | 第19-20页 |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以及相关菌株ITS 序列的扩增 | 第20页 |
·PCR 扩增产物的回收和纯化 | 第20-21页 |
·PCR 扩增产物的克隆 | 第21页 |
·转化子的快速筛选 | 第21-22页 |
·质粒DNA 的提取 | 第22页 |
·16S rDNA 重组质粒的酶切 | 第22-23页 |
·DNA 序列测定及分析 | 第23页 |
·细菌总DNA 的提取 | 第23页 |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第23页 |
·PCR 反应液和热循环条件的优化 | 第23-24页 |
·引物特异性的鉴定 | 第24页 |
·常规PCR 的检测灵敏性 | 第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35页 |
·病原菌致病性的测定 | 第24页 |
·部分菌株16S rDNA PCR 扩增 | 第24-25页 |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及其近缘种16 S rDNA 序列的分析 | 第25-28页 |
·菌株总DNA 的提取 | 第28-29页 |
·相关菌株ITS 的克隆结果 | 第29-30页 |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及其近缘种ITS 序列的分析 | 第30-33页 |
·引物的温度梯度PCR | 第33页 |
·引物检测的特异性 | 第33-34页 |
·引物特异性的鉴定 | 第34-35页 |
·检测的灵敏性 | 第35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巢式PCR 检测 | 第37-5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7-39页 |
·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37页 |
·方法 | 第37-39页 |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及其近缘种gyrB 基因的克隆测序 | 第37页 |
·gyrB 重组质粒的酶切 | 第37-38页 |
·基于gyrB 序列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检测引物的设计 | 第38页 |
·巢式PCR 引物的设计 | 第38页 |
·巢式PCR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8页 |
·西瓜幼苗细菌性果斑病菌D N A 的快速提取 | 第38页 |
·商品种子的检测 | 第38页 |
·巢式PCR 结合EMA 区别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死活细胞 | 第38-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9页 |
·相关菌株gyrB 基因的克隆 | 第39-40页 |
·部分菌株gyrB 序列分析 | 第40-42页 |
·基于gyrB 序列设计的检测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引物 | 第42-43页 |
·巢式PCR 的引物 | 第43-44页 |
·巢式PCR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4-45页 |
·巢式PCR 检测的特异性 | 第45-46页 |
·巢式PCR 特异性的鉴定 | 第46-47页 |
·巢式PCR 的检测灵敏度 | 第47-48页 |
·菌液的检测灵敏度 | 第47页 |
·带菌西瓜叶片的检测 | 第47-48页 |
·商品种子的检测 | 第48页 |
·EMA 与巢式PCR 结合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死活细胞的影响 | 第48-49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49-51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