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选题背景 | 第7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7-10页 |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7-9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学术意义 | 第10-11页 |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的技术路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研究的技术路径 | 第12-13页 |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2 临沂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宏观背景 | 第14-20页 |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过程 | 第14-15页 |
·民政部1992 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分析 | 第15-19页 |
·临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 | 第19-20页 |
3 临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现状 | 第20-32页 |
·临沂市农村人口养老相关政策 | 第20-24页 |
·临沂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有关内容 | 第20页 |
·临沂市劳动保障部门对农村失地农民养老的有关政策规定 | 第20-21页 |
·临沂市计划生育部门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做法 | 第21页 |
·临沂市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临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践情况实地调查 | 第24-25页 |
·以沂南县、兰山区为例的分析 | 第25-28页 |
·沂南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 第26页 |
·兰山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 第26-28页 |
·临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8-32页 |
·政府经济责任缺失 | 第28页 |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与运营机制不够完善,基金缺乏增值空间 | 第28页 |
·农民所享受的待遇存在差异 | 第28页 |
·农民社会保障意识缺失 | 第28-29页 |
·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离帕累托最优状态甚远 | 第29-30页 |
·没有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机制 | 第30-32页 |
4 各地典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对临沂的启示 | 第32-37页 |
·陕西宝鸡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32-33页 |
·青岛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内容 | 第33-34页 |
·北京市大兴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 第34-35页 |
·三地市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比较与对临沂市的启示 | 第35-37页 |
5 优化临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37-44页 |
·提升临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实条件 | 第37-39页 |
·临沂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简介 | 第37页 |
·临沂市农民经济生活状况 | 第37-39页 |
·构建临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39-40页 |
·强制性原则 | 第39页 |
·区别对待原则 | 第39页 |
·互济性原则 | 第39页 |
·基金运营上的保值增值原则 | 第39页 |
·政府补贴原则 | 第39-40页 |
·制度设计上的城乡对接原则 | 第40页 |
·优化临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40-44页 |
·开展多元化养老保险,提高统筹层次,完善运营机制 | 第40-41页 |
·政府要加大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提高待遇 | 第41-42页 |
·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扩大养老金的来源渠道 | 第42-43页 |
·多种农村社会保障结合起来,优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 | 第43页 |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养老保险意识 | 第43-44页 |
6 结语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页 |
A.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页 |
B.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项目与所获荣誉 | 第48页 |
“临沂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现状与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