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电类比理论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热点温度计算模型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1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热点温度监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直接测量法 | 第11页 |
·间接计算法 | 第11-15页 |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损耗和温升 | 第16-23页 |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损耗 | 第16-18页 |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负载损耗 | 第17页 |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空载损耗 | 第17-18页 |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热过程和温升 | 第18-22页 |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热量的传递 | 第18-20页 |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温度与寿命的关系 | 第20-21页 |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温升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温升试验 | 第23-33页 |
·温升试验变压器 | 第23-24页 |
·试验变压器控制台 | 第24-25页 |
·温度测量装置 | 第25-28页 |
·热电偶 | 第25-26页 |
·光纤光栅传感器 | 第26-28页 |
·试验准备 | 第28-31页 |
·测温装置的性能测试 | 第28-30页 |
·热电偶和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布置 | 第30-31页 |
·试验方案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改进的油浸式变压器热点温度模型 | 第33-51页 |
·热电类比理论 | 第33-35页 |
·热量传递的方式 | 第33-34页 |
·热电类比理论 | 第34-35页 |
·热电类比理论实际应用 | 第35-37页 |
·平壁传热过程 | 第35-36页 |
·有热源的传热过程 | 第36-37页 |
·基于箱壁温度的变压器热模型 | 第37-41页 |
·热路模型分析 | 第37-39页 |
·基于箱壁温度的热路模型的提出 | 第39-41页 |
·本文模型与IEEE 导则计算值的比较 | 第41-48页 |
·IEEE 导则计算公式 | 第42-43页 |
·本文模型的方程及求解 | 第43-44页 |
·两种算法计算值的比较 | 第44-48页 |
·本文模型与顶层油温和底层油温模型比较 | 第48-50页 |
·两种模型参数的计算 | 第48页 |
·三种模型参数设置与计算上的比较 | 第48-49页 |
·计算值比较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油浸式变压器内部温度分布探究 | 第51-57页 |
·自然油循环下变压器绕组温度分布 | 第51-52页 |
·散热器开启和关闭时温度分布 | 第52-53页 |
·变压器水平方向的温度分布 | 第53-54页 |
·不同散热方式下变压器绕组温度分布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7页 |
·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3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