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排污权交易制度概述 | 第11-19页 |
(一) 排污权交易制度产生的背景 | 第11-16页 |
1. 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2. 现实背景 | 第13-16页 |
(二) 排污权与排污权交易制度 | 第16-19页 |
1. 排污权的概念及性质分析 | 第16-17页 |
2. 排污权交易制度 | 第17-19页 |
二、排污权交易市场的设计 | 第19-26页 |
(一) 排污权交易的层级分析 | 第19-21页 |
1. 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 | 第19-20页 |
2.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 第20-21页 |
(二) 排污权交易构成要素设计的分析 | 第21-26页 |
1. 排污权交易的主体 | 第21-23页 |
2. 排污权交易的标的 | 第23-24页 |
3. 排污权交易的区域 | 第24-25页 |
4. 排污权交易的方式 | 第25页 |
5. 排污权交易的程序 | 第25-26页 |
三、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 第26-30页 |
(一) 排污权交易制度在美国的发展 | 第26-27页 |
(二) 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其他国家的发展 | 第27-28页 |
(三) 国外排污权交易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8-30页 |
四、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的运行情况 | 第30-34页 |
(一) 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和实践 | 第30-32页 |
(二) 对我国排污权交易实践的分析 | 第32-34页 |
1. 交易大多以试点的方式展开 | 第32页 |
2. 以大气污染领域为主 | 第32页 |
3. 企业主动交易积极性不高,主要由政府和环保部门促成,排污权交易行政色彩浓厚 | 第32-33页 |
4. 排污权异地交易困难 | 第33页 |
5. 排污权交易平台的建立,使目前的排污权交易探索迈出了一大步 | 第33-34页 |
五、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运行面临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 第34-43页 |
(一) 面临的困难 | 第34-38页 |
1. 排污权交易立法缺失,支持排污权交易的法规不足 | 第34-35页 |
2. 环境制度纷繁复杂,与现行环境制度关系不清 | 第35页 |
3. 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市场体制欠完善 | 第35-36页 |
4. 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不利于排污权交易的进行 | 第36页 |
5.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施在技术条件上存在诸多难题 | 第36-38页 |
(二) 应对策略 | 第38-43页 |
1. 完善相关立法,使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运行做到有法可依 | 第38-39页 |
2. 理顺关系,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 | 第39页 |
3. 规范和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提高排污权交易配置环境容量资源的效率 | 第39-40页 |
4.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排污权交易模式 | 第40-41页 |
5. 研发制度运行需要的关键技术支持体系,为排污权交易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