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第一章 方证相应的研究 | 第10-13页 |
| 1.方证相应思想的内涵 | 第10-11页 |
| 2.方证相应思想的源流 | 第11页 |
| 3.方证相应思想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乳腺增生病研究 | 第13-16页 |
| 1.病因病机 | 第13-15页 |
|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 第13-14页 |
| ·现代医学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 第14-15页 |
| 2.中医药辨证施治 | 第15-16页 |
| 第三章 乳腺增生病的方证相应研究 | 第16-66页 |
| 1.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资料来源 | 第16页 |
| ·纳入标准 | 第16页 |
| ·整理原则 | 第16页 |
| ·脉证归类 | 第16-17页 |
| ·统计分析 | 第17-18页 |
| 2.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8-66页 |
| ·证型分布 | 第18-19页 |
| ·文献资料乳腺增生病患者年龄分布 | 第19-22页 |
| ·乳腺增生病患者病程分析 | 第22-23页 |
| ·乳腺增生病证候分析 | 第23-32页 |
| ·乳腺增生病核心药物分析 | 第32-48页 |
| ·乳腺增生病各证型药物用量分析 | 第48-56页 |
| ·乳腺增生病各证型核心证候与主要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 | 第56-61页 |
| ·乳腺增生病加味药物分析 | 第61-64页 |
| ·总结 | 第64-66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66-70页 |
| 1.乳腺增生病各证型证候及用药分析 | 第66-67页 |
| ·肝郁气滞型证候及用药分析 | 第66页 |
| ·痰瘀互结型证候及用药分析 | 第66-67页 |
| ·冲任失调型证候及用药分析 | 第67页 |
| 2.三种证型基础证候及用药分析 | 第67-68页 |
| 3.三种证型加味药物分析 | 第68-69页 |
| 4.结语与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成果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