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1页 |
·概述 | 第11-12页 |
·不饱和聚酯树脂基础理论及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不饱和聚酯的基本原理 | 第12-13页 |
·不饱和聚酯的分类 | 第13-15页 |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交联反应 | 第15-16页 |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交联机理 | 第16-17页 |
·不饱和聚酯树脂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及其特性 | 第18页 |
·新型不饱和聚酯的合成研究 | 第18-19页 |
·天然纤维的改性 | 第19-25页 |
·天然纤维简介 | 第19-21页 |
·纤维表面处理常见方法 | 第21-22页 |
·用各种偶合剂处理纤维表面 | 第22-25页 |
·其他表面处理方法 | 第25页 |
·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5-29页 |
·天然纤维尤其是麻纤维增强材料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麻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的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本工作的目的和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1-37页 |
·试剂 | 第31页 |
·偶联剂1 的合成 | 第31-32页 |
·偶联剂2 的合成 | 第32-33页 |
·大麻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制备 | 第33-34页 |
·酸值的测定 | 第34-35页 |
·表征与测试 | 第35页 |
·复合材料机械性能测试 | 第35页 |
·复合材料吸水性测试 | 第35页 |
·复合材料燃烧性测试 | 第35-3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7-60页 |
·偶联剂1 的制备 | 第37-43页 |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 第37页 |
·红外分析 | 第37-41页 |
·不饱和聚酯与环氧氯丙烷反应产物的红外分析 | 第41-42页 |
·合成产物的核磁共振表征 | 第42-43页 |
·偶联剂1 处理后的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43-52页 |
·麻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3-45页 |
·相同的纤维含量偶联剂1处理前后强度和模量的对比分析 | 第45-46页 |
·断裂面显微镜照片,检验是否能有效提高相容性 | 第46-49页 |
·材料吸水性测试 | 第49-51页 |
·复合材料燃烧性测试 | 第51-52页 |
·偶联剂2 的制备 | 第52-57页 |
·分子量及其分布 | 第52-56页 |
·红外分析 | 第56-57页 |
·大麻纤维用偶联剂2 处理前后的复合材料性能的表征 | 第57-60页 |
·相同的纤维含量(4596)下用偶联剂2处理前后强度和模量的对比分析 | 第57-58页 |
·复合材料燃烧性能测试 | 第58页 |
·偶联剂2处理对材料吸水性的影响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