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经筋结点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前言 | 第7-9页 |
综述 | 第9-36页 |
一 经筋理论 | 第9-28页 |
1、经筋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第9页 |
2、何为经筋 | 第9-12页 |
3、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及其特点 | 第12-17页 |
4、经筋的分类 | 第17-18页 |
5、经筋的生理与功能 | 第18-22页 |
6、十二经筋致病因素 | 第22-25页 |
7、经筋的病候 | 第25-28页 |
二、祖国医学对于腕管综合征的认识 | 第28-31页 |
1.腕管综合征的病因病机 | 第28-29页 |
2.祖国医学对于腕管综合征的治疗研究 | 第29-31页 |
三、现代医学对腕管综合征的认识 | 第31-36页 |
1.腕管综合征的病因 | 第31-33页 |
2.腕管综合征临床表现 | 第33页 |
3.腕管综合征的治疗 | 第33-36页 |
临床研究 | 第36-42页 |
一、临床资料 | 第36页 |
1.病例来源 | 第36页 |
2.一般资料 | 第36页 |
二、诊断 | 第36页 |
1.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 第36页 |
2.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 第36页 |
三.分期标准 | 第36页 |
四、病例选择标准 | 第36-37页 |
1.入选标准 | 第36-37页 |
2.排除标准 | 第37页 |
3.病例剔除和脱落 | 第37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37-39页 |
1.分组 | 第37页 |
2.治疗方法 | 第37-38页 |
3.观测指标 | 第38页 |
4.疗效评定标准 | 第38-39页 |
六.统计学处理 | 第39页 |
七.研究结果 | 第39-42页 |
1.治疗前一般资料描述性分析 | 第39页 |
2.治疗结果 | 第39-42页 |
讨论 | 第42-50页 |
一.鼠标手的发病率与危害 | 第42页 |
二.腕管综合征与鼠标手 | 第42-43页 |
三.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法讨论 | 第43-44页 |
四.关于针刺穴位及方法的选择 | 第44-46页 |
五.温针灸针刺经筋结点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理论依据 | 第46-48页 |
六.关于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诊断 | 第48-49页 |
七.不足与展望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