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油田水淹层测井解释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3页 |
一、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二、水淹层识别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三、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油田地质概况 | 第13-19页 |
·地质特征 | 第13-15页 |
·构造特征 | 第13-14页 |
·储层特征 | 第14-15页 |
·油藏特征 | 第15-16页 |
·扶余油田开发状况 | 第16页 |
·井区选择 | 第16-19页 |
第二章 水淹特征研究 | 第19-27页 |
·岩心现场观察 | 第19-20页 |
·储层水淹地质特征 | 第20-23页 |
·水淹层测井曲线响应特征 | 第23-27页 |
·自然电位曲线变化特征 | 第23-24页 |
·声波时差曲线变化特征 | 第24-25页 |
·电阻率曲线变化特征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水淹层参数确定 | 第27-35页 |
·饱和度分析 | 第27-31页 |
·原始含油饱和度 | 第27-29页 |
·检查井剩余油饱和度校正 | 第29-31页 |
·驱油效率的计算及水淹标准的建立 | 第31-35页 |
·驱油效率的计算 | 第31页 |
·水淹级别标准的建立 | 第31-33页 |
·测井资料计算产水率的方法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状态空间解释模型的应用 | 第35-52页 |
·开发井测井系列的优选 | 第35页 |
·测井资料标准化处理 | 第35-37页 |
·储集层水淹状况的定性判别原理 | 第37-48页 |
·基本解释单元 | 第39-41页 |
·初始条件水淹状况判别 | 第41-44页 |
·状态空间解释模型 | 第44-48页 |
·储层参数求取方法 | 第48-52页 |
·双地层水电阻率模型 | 第48-49页 |
·多重迭代递归 | 第49-50页 |
·储层参数计算 | 第50-52页 |
第五章 应用效果分析 | 第52-62页 |
·水淹等级判别 | 第52-53页 |
·储层参数解释 | 第53-54页 |
·投产资料检验 | 第54-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详细摘要 | 第68-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