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不同抗生素对ICR小鼠大豆异黄酮转化菌株体内外转化能力影响与菌株定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6页
   ·大豆异黄酮及其生理活性第9-10页
     ·大豆异黄酮的种类与结构第9页
     ·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学功能第9-10页
   ·大豆异黄酮的吸收与代谢第10-12页
     ·动物胃肠道微生物对大豆异黄酮的生物转化第10-11页
     ·大豆异黄酮代谢产物的生理功能第11-12页
   ·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第12-14页
     ·胃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菌群及其影响因素第12-13页
     ·大豆异黄酮的转化菌株及其影响因素第13-14页
   ·微生态制剂第14-16页
     ·微生态制剂的发展现状第14页
     ·菌株的定植方法第14页
     ·微胶囊技术在菌株定植中的作用第14-16页
第二章 不同抗生素对ICR小鼠肠道微生物体外转化黄豆苷原的影响第16-23页
   ·材料第16-17页
     ·试验动物第16页
     ·试剂与抗生素第16-17页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第17页
   ·方法第17-18页
     ·样品采集第17页
     ·对照组处理第17页
     ·抗生素处理第17-18页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HPLC)第18页
     ·标准曲线的测定第18页
   ·结果第18-22页
     ·对照组HLPC检测结果第18页
     ·外标法测定各代谢产物含量第18-19页
     ·抗生素处理第19-22页
   ·讨论第22-23页
第三章 不同抗生素对ICR小鼠肠道微生物体内转化黄豆苷原的影响第23-29页
   ·试验材料第23-24页
     ·试验动物第23页
     ·试剂与抗生素第23-24页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第24页
   ·试验方法第24-25页
     ·样品采集第24页
     ·抗生素未处理组(对照组)第24页
     ·抗生素灌胃组(灌服组)第24-25页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第25页
   ·试验结果第25-28页
     ·样品采集第25-26页
     ·对照组ICR小鼠粪便菌群第26页
     ·灌服组ICR小鼠粪便菌群第26-28页
   ·讨论第28-29页
第四章 大豆异黄酮转化菌株在ICR小鼠体内的定植第29-34页
   ·材料第29-30页
     ·试验菌种第29页
     ·试验动物第29页
     ·试剂与抗生素第29-30页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第30页
   ·试验方法第30-32页
     ·阿奇霉素处理ICR小鼠第30页
     ·外源大豆异黄酮转化菌Niu-O16的微胶囊化及检测第30-31页
     ·微胶囊化的Niu-O16的灌服第31页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第31-32页
   ·试验结果第32-33页
     ·微胶囊化Niu-O16的黄豆苷原转化能力第32页
     ·微胶囊的耐酸测定第32页
     ·微胶囊肠溶性测定第32页
     ·微胶囊化的Niu-O16在ICR小鼠内的定植第32-33页
   ·讨论第33-34页
结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4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1-42页
作者简历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附录第44-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中小城市税基批量评估方法应用研究--以保定市为例
下一篇:官厅水源保护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氮素调控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