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木霉菌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木霉菌资源的生态分布 | 第10-11页 |
·木霉菌的生防作用机制 | 第11页 |
·木霉在植物上的定殖 | 第11-13页 |
·根际真菌在植物上的定殖机制 | 第11-12页 |
·根际真菌定殖影响因子 | 第12-13页 |
·真菌定殖检测方法研究 | 第13页 |
·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内生真菌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 第14页 |
·植物内生真菌的分布及其生物多样性 | 第14-15页 |
·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作用 | 第15-16页 |
·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水稻植株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 第19页 |
·木霉菌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21-28页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8页 |
·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第21页 |
·木霉菌孢子悬浮液最适浸种浓度的确定 | 第21-22页 |
·水稻盆栽试验处理 | 第22页 |
·突变体菌株TUV-13菌株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第22-24页 |
·水稻根际与体内木霉菌的定殖动态研究 | 第24页 |
·TUV-13对水稻根际与体内内生真菌的影响 | 第24-28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8-50页 |
·最适浸种的木霉菌孢子悬浮液浓度的确定 | 第28-29页 |
·菌株TUV-13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第29-31页 |
·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第29-30页 |
·对水稻抗病性的影响 | 第30页 |
·对水稻营养物质吸收的影响 | 第30-31页 |
·水稻根际与体内木霉菌的定殖动态研究 | 第31-33页 |
·表面消毒效果检查 | 第31页 |
·木霉菌在水稻植株定殖的时空动态 | 第31-32页 |
·木霉菌在水稻植株定殖的器官差异性 | 第32-33页 |
·菌株TUV-13对水稻根际与体内内生真菌的影响 | 第33-50页 |
·培养基的选择 | 第33页 |
·表面消毒效果检查 | 第33页 |
·水稻植株纯化的内生真菌的外部形态 | 第33页 |
·水稻内生真菌ITSI-5.8S-ITS2的基因扩增与序列测定 | 第33-48页 |
·水稻植株主要内生真菌种群动态变化 | 第48页 |
·木霉菌菌株TUV-13对内生真菌的影响 | 第48-49页 |
·水稻内生真菌对病原菌的拮抗性 | 第49-50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50-54页 |
·菌株TUV-13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第50-51页 |
·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第50页 |
·对水稻抗病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对水稻营养物质吸收的影响 | 第51页 |
·水稻根际与体内木霉菌的定殖动态研究 | 第51-52页 |
·TUV-13和T_(2-16)在水稻根际和体内定殖的差异分析 | 第51页 |
·TUV-13在水稻根际与体内定殖时空动态和器官差异性分析 | 第51-52页 |
·TUV-13对水稻根际与体内内生真菌的影响 | 第52-54页 |
·水稻内生真菌的分离 | 第52页 |
·水稻内生真菌的种群变化与器官差异性分析 | 第52页 |
·水稻内生真菌对病原菌拮抗性分析 | 第52-5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总结 | 第54页 |
·创新点 | 第54-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3-64页 |
附录 仪器设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