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施工结构时变强度的预应力台口梁高支撑体系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 ·引言 | 第9-12页 |
| ·混凝土结构模板高支撑体系概述 | 第9-10页 |
| ·高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10-12页 |
| ·模板支撑体系的国内外研究 | 第12-17页 |
| ·模板支撑体系的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 ·模板支撑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 ·模板高支撑体系研究存在的局限 | 第17-18页 |
| ·本文的研究重点 | 第18-19页 |
| 第2章 混凝土结构时变结构理论分析 | 第19-27页 |
| ·时变结构力学理论 | 第19-23页 |
| ·快速时变结构力学理论 | 第19页 |
| ·慢速时变结构力学理论 | 第19-20页 |
| ·超慢速时变结构力学理论 | 第20-21页 |
| ·大跨度高支撑结构施工时变结构理论 | 第21-23页 |
| ·混凝土材料的时变性 | 第23-24页 |
| ·混凝土结构与模板高支撑体系共同作用分析 | 第24-26页 |
| ·共同作用原理 | 第24页 |
| ·共同作用分析模型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台口混凝土桁架梁高支撑体系的设计验算 | 第27-37页 |
| ·台口混凝土桁架梁高支撑体系设计概况 | 第27-30页 |
| ·工程项目概况 | 第27页 |
| ·台口梁设计概况 | 第27-28页 |
| ·台口梁高支撑体系设计概况 | 第28-30页 |
| ·台口混凝土桁架梁高支撑体系验算 | 第30-36页 |
| ·设计参数及荷载工况 | 第30页 |
| ·结构模型 | 第30-31页 |
| ·台口梁按施工顺序验算 | 第31-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台口桁架梁实测分析与模型验证 | 第37-47页 |
| ·台口梁现场检测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37页 |
| ·台口梁拆除时的挠度监测 | 第37-39页 |
| ·挠度监测的主要内容 | 第37页 |
| ·测点布置和拆卸方案 | 第37-38页 |
| ·挠度监测数据分析 | 第38-39页 |
| ·台口梁的静力监测 | 第39-44页 |
| ·台口梁静力监测的主要内容 | 第39-40页 |
| ·静力监测测点布置 | 第40-41页 |
| ·测试数据的分析 | 第41-44页 |
| ·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44-45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第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5章 高支撑模型考虑施工结构时变强度分析 | 第47-58页 |
| ·模型概述 | 第47-53页 |
| ·考虑施工结构时变强度效应模型 | 第47-50页 |
| ·不考虑施工结构时变强度效应模型 | 第50-53页 |
| ·模型数据的对比分析 | 第53-58页 |
| ·考虑施工结构时变强度高支撑模型轴力分析 | 第53-55页 |
| ·不考虑施工结构时变强度高支撑模型轴力分析 | 第55页 |
| ·考虑和不考虑施工结构时变强度模型轴力对比分析 | 第55-58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展望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