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图目录 | 第12-13页 |
表目录 | 第13-1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6-2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第二节 贸易增长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8-20页 |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和方法创新 | 第20-26页 |
一、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21-22页 |
三、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22-24页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贸易增长的文献综述 | 第26-48页 |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和福利分析 | 第26-33页 |
一、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 | 第26-27页 |
二、自由贸易区福利分析:一国模型和两国模型 | 第27-33页 |
第二节 二元贸易边际的分解与估计 | 第33-39页 |
第三节 异质企业的贸易模型 | 第39-42页 |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细化的贸易增长实证研究 | 第42-44页 |
第五节 其他相关的经验研究 | 第44-48页 |
一、出口和FDI选择的微观模型 | 第44-47页 |
二、商业周期理论与异质性企业 | 第47-48页 |
第三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贸易增长现实分析 | 第48-88页 |
第一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体化进程 | 第48-57页 |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与构建 | 第48-50页 |
二、双边货物贸易协定签署与关税递减 | 第50-52页 |
三、深度一体化协定与进展 | 第52-57页 |
第二节 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贸易增长的现实分析 | 第57-76页 |
一、区域内贸易的总额增长 | 第57-63页 |
二、区域内贸易结构与方向分析 | 第63-76页 |
第三节 区域内货物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现实 | 第76-88页 |
第四章 理论模型——企业异质性和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 | 第88-106页 |
第一节 企业异质性的基本贸易模型 | 第88-100页 |
一、基本的模型设定 | 第90-96页 |
二、关于二元边际的分解 | 第96-100页 |
第二节 模型拓展:比较优势与企业异质性 | 第100-106页 |
一、基本假定 | 第100-102页 |
二、贸易成本的引入 | 第102-103页 |
三、模型对中国东盟实践的解释意义 | 第103-106页 |
第五章 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实证分析 | 第106-161页 |
第一节 中国东盟自贸区二元边际结构经验验证:基于宏观数据分析 | 第106-126页 |
一、数理模型到计量模型的推导 | 第106-109页 |
二、数据说明和指数构建 | 第109-118页 |
三、面板模型的回归分析及模型检验 | 第118-123页 |
四、结果分析及模型预测 | 第123-126页 |
第二节 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增长二元边际的决定因素 | 第126-158页 |
一、数量模型的推导及方法说明 | 第126-129页 |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129-145页 |
三、扩展模型的回归及检验 | 第145-154页 |
四、实证结论及模型预测 | 第154-158页 |
第三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中存在的不足 | 第158-161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158-159页 |
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159-161页 |
第六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效评估及持续发展的建议 | 第161-184页 |
第一节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的成效评述 | 第161-171页 |
一、中国东盟自贸区构建的基本效应评价 | 第162-164页 |
二、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增长效应显著 | 第164-166页 |
三、区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合作上升空间大 | 第166-168页 |
四、为自贸区成员相互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 第168-171页 |
第二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171-184页 |
一、制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质性建设的影响因素 | 第171-175页 |
二、中国视角下推进自由贸易区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175-184页 |
参考文献 | 第184-195页 |
致谢 | 第195-196页 |
附录 | 第196-205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2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