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水利论文--灌溉制度与管理论文

河套灌区水盐动态模拟与可持续性策略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3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29页
        1.2.1 盐渍化演变及影响因素第16-20页
        1.2.2 水盐运移模型第20-24页
        1.2.3 灌区节水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第24-28页
        1.2.4 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第28-29页
        1.2.5 已有研究的不足第29页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9-33页
        1.3.1 研究目标第29-30页
        1.3.2 研究内容第30-31页
        1.3.3 技术路线第31-33页
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第33-47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33-35页
        2.1.1 自然地理概况第33-34页
        2.1.2 灌排系统概况第34-35页
        2.1.3 土壤植被状况第35页
    2.2 数据来源第35-40页
        2.2.1 气象第35-36页
        2.2.2 灌溉排水第36-38页
        2.2.3 种植结构第38-39页
        2.2.4 地下水埋深第39-40页
    2.3 分析方法第40-44页
        2.3.1 解放闸灌域第40-42页
        2.3.2 乌梁素海第42-43页
        2.3.3 河套灌区第43-44页
    2.4 统计评价指标第44-47页
第三章 灌区土壤盐分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第47-61页
    3.2 耕地及荒地土壤盐分定量估算第49-55页
        3.2.1 土壤盐分主要影响因素变化第49-51页
        3.2.2 土壤盐分变化特征第51-52页
        3.2.3 土壤盐分平衡分析第52-53页
        3.2.4 耕地及荒地1m深土层盐分定量估算第53-55页
    3.3 土壤盐分主控因子分析第55-59页
        3.3.1 土壤盐分主控因子的确定第55-57页
        3.3.2 土壤盐分统计预测分析第57-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四章 乌梁素海水体环境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第61-71页
    4.1 水体水量与水质变化第61-64页
        4.1.1 乌梁素海进出水量、盐量动态变化第61-62页
        4.1.2 乌梁素海生态补水量变化第62-63页
        4.1.3 灌区废污水排放量第63-64页
    4.2 水体矿化度主要影响因素确定第64-67页
    4.3 主成分回归预测模型第67-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五章 基于SaltMod模型的解放闸灌域水盐运移模拟第71-99页
    5.1 SaltMod模型基本原理第71-77页
        5.1.1 水量平衡方程第72-74页
        5.1.2 盐分平衡方程第74-77页
        5.1.3 其他方程第77页
    5.2 模型率定和验证第77-87页
        5.2.1 模型数输入数据第78-80页
        5.2.2 模型参数确定第80-85页
        5.2.3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第85-87页
    5.3 灌域尺度水盐动态模拟预测第87-98页
        5.3.1 现状灌排管理模式下水盐动态模拟第87-88页
        5.3.2 不同排水沟深下水盐动态模拟第88-90页
        5.3.3 不同渠系水利用系数下水盐动态模拟第90-93页
        5.3.4 不同灌溉定额下水盐动态模拟第93-96页
        5.3.5 不同用水管理措施下水盐动态模拟第96-98页
    5.4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六章 SahysMod模型的数据处理及率定和验证第99-125页
    6.1 SahysMod与SaltMod模型区别第99-100页
    6.2 模型网格划分第100-101页
    6.3 模型基本数据处理第101-115页
        6.3.1 参数概化第101-102页
        6.3.2 模型网格输入数据确定第102-111页
        6.3.3 模型季节输入数据确定第111-115页
    6.4 模型率定及验证第115-123页
        6.4.1 主要参数确定第115-117页
        6.4.2 含水层水平导水率确定第117-118页
        6.4.3 含水层淋洗率确定第118-123页
    6.5 本章小结第123-125页
第七章 基于SahysMod模型的河套灌区高效用水方案研究第125-147页
    7.1 情景方案设置第125-126页
    7.2 情景方案模拟研究第126-140页
        7.2.1 现状灌排管理模式第126-128页
        7.2.2 不同排水沟深度第128-130页
        7.2.3 不同节水方案设置第130-140页
    7.3 方案效果对比分析第140-145页
    7.4 本章小结第145-147页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147-151页
    8.1 主要结论第147-149页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149页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149-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64-165页
致谢第165-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灌溉方式变化对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地下水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氧化石墨烯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