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电动汽车锂电池组充电均衡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页
    1.2 均衡技术的研究现状第8-12页
        1.2.1 均衡拓扑结构现状第9-12页
        1.2.2 均衡控制策略现状第12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2-14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论文章节安排第13-14页
第二章 动力锂电池组不一致性第14-26页
    2.1 不一致性问题分析第14-16页
        2.1.1 产生原因第14页
        2.1.2 表现形式第14-16页
    2.2 提高一致性的方法第16页
    2.3 均衡对象的选取第16-25页
        2.3.1 开路电压第16-18页
        2.3.2 工作电压第18-25页
        2.3.3 荷电状态第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动力锂电池组建模与分析第26-40页
    3.1 电池性能模型第26-28页
        3.1.1 电化学模型第26页
        3.1.2 神经网络模型第26页
        3.1.3 特定因素模型第26-27页
        3.1.4 等效电路模型第27-28页
    3.2 单体锂电池建模与分析第28-33页
        3.2.1 电池模型参数辨识第28-30页
        3.2.2 电池模型仿真与验证第30-33页
    3.3 串联锂电池组建模与分析第33-38页
        3.3.1 电池组模型与参数辨识第33-37页
        3.3.2 电池组模型仿真与验证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串联锂电池组充电均衡研究与仿真第40-52页
    4.1 均衡电路拓扑第40-46页
        4.1.1 工作原理第40-41页
        4.1.2 工作模式第41-42页
        4.1.3 参数计算与验证第42-46页
    4.2 均衡控制策略第46-47页
        4.2.1 不一致性评价指标第46-47页
        4.2.2 均衡策略制定第47页
    4.3 充电均衡仿真建模与验证第47-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串联锂电池组充电均衡实验验证第52-62页
    5.1 实验平台搭建第52-58页
        5.1.1 均衡控制最小系统第53-54页
        5.1.2 供电电源模块第54-55页
        5.1.3 均衡执行模块第55-56页
        5.1.4 电压采集模块第56-58页
    5.2 充电均衡实验第58-61页
    5.3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6.1 论文总结第62页
    6.2 工作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致谢第70-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PPP问题研究--以伟明环保为例
下一篇:我国财政支出的环境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