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井支护与设备论文--回采工作面支护论文

ZF15000/28/52型放顶煤液压支架放煤过程及围岩耦合特性仿真分析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引言第11-16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2 放顶煤液压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第12-15页
        1.2.1 国外放顶煤液压支架发展历程第12-13页
        1.2.2 国内放顶煤液压支架技术现状第13-15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5-16页
2 放顶煤液压支架放煤过程EDEM仿真分析第16-27页
    2.1 EDEM软件简介第16页
    2.2 顶煤破碎规律第16-17页
    2.3 EDEM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定第17-24页
        2.3.1 离散元法概述第18-19页
        2.3.2 接触模型第19-21页
        2.3.3 时间步长的确定第21页
        2.3.4 颗粒模型及参数的设定第21-24页
    2.4 仿真结果分析第24-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综放采场支架-围岩多刚体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第27-40页
    3.1 耦合动力学定义第27页
    3.2 放顶煤液压支架-围岩力学系统模型第27-28页
    3.3 综放采场支架-围岩虚拟模型的建立第28-33页
        3.3.1 Reurdyn动力学仿真软件简介第28页
        3.3.2 综放采场支架-围岩耦合模型建立第28-29页
        3.3.3 虚拟模型约束条件第29-33页
        3.3.4 模型载荷与驱动施加第33页
    3.4 综放采场支架-围岩动力学模型求解第33-38页
        3.4.1 支架顶梁受力分析第34-35页
        3.4.2 立柱受力分析第35-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4 综放采场支架-围岩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第40-50页
    4.1 部件柔性化处理第40-44页
        4.1.1 RecurDyn刚柔混合建模技术第40-41页
        4.1.2 放顶煤液压支架柔性化处理第41-43页
        4.1.3 直接顶柔性化处理第43-44页
    4.2. 支架-围岩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建立第44-45页
    4.3. 支架-围岩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结果分析第45-49页
        4.3.1. 支架顶梁受力分析第45-47页
        4.3.2. 立柱受力分析第47-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5 放顶煤液压支架疲劳强度分析及关键部件寿命预测第50-62页
    5.1 放顶煤液压支架顶梁强度分析第50-53页
        5.1.1 顶梁的结构特点第50页
        5.1.2 顶梁有限元模型建立第50-51页
        5.1.3 顶梁有限元仿真及分析第51-52页
        5.1.4 顶梁疲劳寿命分析第52-53页
    5.2 放顶煤液压支架底座强度分析第53-55页
        5.2.1 底座的结构特点第53页
        5.2.2 底座有限元模型建立第53-54页
        5.2.3 底座有限元仿真及分析第54-55页
        5.2.4 底座疲劳寿命分析第55页
    5.3 放顶煤液压支架尾梁强度分析第55-58页
        5.3.1 尾梁的结构特点第55-56页
        5.3.2 尾梁有限元模型建立第56页
        5.3.3 尾梁有限元仿真及分析第56-57页
        5.3.4 尾梁疲劳寿命分析第57-58页
    5.4 放顶煤液压支架立柱强度分析第58-61页
        5.4.1 立柱的结构特点第58页
        5.4.2 立柱有限元模型建立第58-59页
        5.4.3 立柱有限元仿真及分析第59-60页
        5.4.4 立柱疲劳寿命分析第60-61页
    5.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6.1 结论第62页
    6.2 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作者简历第66-6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复杂环境下的模糊车牌识别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复杂通风网络优化评判指标体系确立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