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图像编码论文

片上大规模并行嵌入式计算:层次结构性能模型及H.264并行加速

摘要第1-15页
Abstract第15-22页
第一章 绪论第22-40页
   ·研究背景第22-31页
     ·高性能嵌入式计算第22-24页
     ·片上大规模并行计算的发展及其挑战第24-27页
     ·H.264/AVC 对片上大规模并行计算的需求第27-30页
     ·片上大规模并行体系结构面临的挑战第30-31页
   ·研究现状第31-37页
     ·H.264 编码器研究现状第31-33页
     ·层次化片上大规模并行体系结构研究现状第33-37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37-38页
   ·本文结构第38-40页
第二章 H.264 并行计算特征和需求分析第40-54页
   ·系统概述第40-42页
     ·H.264 编码源数据结构第40-41页
     ·H.264 系统模型第41-42页
   ·H.264 的计算复杂度第42-43页
   ·H.264 并行计算特征分析第43-49页
     ·H.264 的数据相关特性第43-44页
     ·H.264 编码器并行计算特征分析第44-49页
   ·CABAC 计算需求分析第49-51页
     ·CABAC 中的基本操作第49-50页
     ·CABAC 的吞吐率需求第50-51页
   ·算法和体系结构策略第51-53页
     ·算法策略第51页
     ·体系结构策略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三章 Amdahl 定律在层次化片上大规模并行体系结构中的扩展第54-74页
   ·引言第54-55页
   ·Amdahl 定律及其在多核处理器中的扩展模型第55-56页
   ·体系结构抽象和假设第56-58页
   ·性能解析模型的建立第58-65页
     ·片上互连结构开销模型第58-59页
     ·通信/ 计算比第59-60页
     ·通信和存储访问局域性模型及局部开销模型第60-62页
     ·性能统一模型第62-65页
   ·层次结构设计空间探索第65-68页
     ·确定聚合度的最优值Copt第65-67页
     ·最优聚合度Copt的变化特性第67页
     ·性能加速比扩展特性第67-68页
   ·参数探讨第68-71页
     ·非局部性操作比例函数Υ(C,N)第70页
     ·应用类型参数σ第70-71页
     ·超节点内局部开销变量模型?和α第71页
     ·通信/ 计算比例函数系数k第71页
   ·模型扩展第71-73页
     ·集成Hill 的模型第71-72页
     ·层次嵌套第72-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四章 用于H.264 并行编码器的高吞吐率CABAC 加速器第74-90页
   ·引言第74-75页
   ·CABAC 编码过程和需求分析第75-80页
     ·二进制化第75-76页
     ·上下文建模第76-78页
     ·二进制算术编码第78-80页
   ·体系结构设计第80-85页
     ·语法元素指令第80-81页
     ·语法元素指令取指第81-82页
     ·增强的SEI 指令译码阶段第82-83页
     ·二进制算术编码器第83-84页
     ·CABAC 的上下文初始化第84-85页
   ·实现结果及比较第85-88页
     ·实现结果第86页
     ·结果比较及讨论第86-88页
   ·CABAC 加速器在片上大规模并行体系结构中的应用第88页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五章 用于H.264 大规模并行编码器的CABAC 熵编码算法的并行化演进第90-112页
   ·引言第90-91页
   ·CABAC 算法和相关研究第91-93页
   ·并行化演进算法第93-99页
     ·CABAC 潜在并行性分析第93-96页
     ·CABAC 演进算法描述第96-97页
     ·负载均衡性第97-98页
     ·解码器问题第98-99页
   ·模拟结果分析及讨论第99-106页
     ·模拟环境设置第99-100页
     ·码率影响分析第100-105页
     ·加速比分析第105-106页
   ·P3-CABAC 硬件结构和开销估计第106-108页
   ·系统问题讨论第108-110页
     ·系统平台第108-109页
     ·全系统集成第109-110页
     ·全系统贡献第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第六章 层次化平台和H.264/AVC 并行编码器原型系统研究第112-128页
   ·YHFT-QDSP 超节点芯片第112-114页
   ·层次化片上多DSP 平台体系结构平台第114-122页
     ·体系结构第114-115页
     ·超节点体系结构第115-119页
     ·算法映射分析第119-120页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120-122页
   ·H.264 并行编码器原型系统第122-127页
     ·H.264 并行编码器硬件平台第122-123页
     ·H.264 并行编码算法分析第123-125页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125-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128-131页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第128-130页
   ·研究展望第130-131页
致谢第131-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6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46-148页
附录A H.264/AVC 基本术语解释第148-151页
附录B 语法元素类型及其编码第151-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密码函数的线性性指标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