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企业资产证券化监管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9页 |
1.1 融资租赁企业资产证券化 | 第10-12页 |
1.2 融资租赁企业资产证券化监管特点 | 第12-14页 |
1.3 研究背景、意义与创新 | 第14-16页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第二章 融资租赁企业资产证券化之监管 | 第19-25页 |
2.1 监管历程梳理 | 第19-21页 |
2.2 风险事件总结 | 第21-22页 |
2.3 监管现状与定位偏差 | 第22-25页 |
第三章 融资租赁企业资产证券化定位偏差原因 | 第25-29页 |
3.1 融资租赁资产特点 | 第25页 |
3.2 租赁资产特点影响ABS合规性 | 第25-26页 |
3.3 高度依赖原始权益人、资产分散性不足 | 第26-28页 |
3.4 缺乏独立、统一的法律框架 | 第28-29页 |
第四章 监管定位博弈融资租赁证券化创新 | 第29-37页 |
4.1 类债定位影响融资租赁企业资产证券化 | 第29-32页 |
4.2 以定位偏差角度分析风险事件 | 第32-35页 |
4.3 风险事件影响监管走向 | 第35-37页 |
第五章 美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监管 | 第37-42页 |
5.1 美国租赁行业的发展 | 第37-38页 |
5.2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 第38页 |
5.3 次贷危机对美国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影响 | 第38-40页 |
5.4 对中国融资租赁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借鉴 | 第40-42页 |
第六章 融资租赁企业资产证券化监管“三重原则” | 第42-49页 |
6.1 基础资产是关键 | 第42-43页 |
6.2 以司法指引突破法律桎梏 | 第43-45页 |
6.3 建设配套制度、改善ABS整体环境 | 第45-47页 |
6.4 尊重、培育市场力量,打破刚性兑付 | 第47-49页 |
总结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