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深部地热开采系统及原理 | 第12-14页 |
1.2.1 增强型地热系统 | 第12-13页 |
1.2.2 CO_2羽流地热系统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3.1 CO_2用于深部地热开采 | 第14-15页 |
1.3.2 影响CO_2深部地热开采性能的因素 | 第15-19页 |
1.4 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非等温CO_2-水两相渗流模型 | 第21-31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模型假设 | 第21页 |
2.3 非等温CO_2-水两相渗流模型控制方程 | 第21-25页 |
2.3.1 连续性方程 | 第21-22页 |
2.3.2 动量方程 | 第22-24页 |
2.3.3 能量方程 | 第24-25页 |
2.4 CO_2和水的物性参数 | 第25-29页 |
2.4.1 密度 | 第27页 |
2.4.2 黏度 | 第27页 |
2.4.3 比热容 | 第27-28页 |
2.4.4 导热系数 | 第28页 |
2.4.5 焓值 | 第28-29页 |
2.5 数值计算及模型验证 | 第29-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热储上下岩层热补偿作用对CPGS采热性能的影响 | 第31-49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计算模型 | 第31-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7页 |
3.3.1 地层内流动与传热特征 | 第34-36页 |
3.3.2 热补偿作用对CPGS采热性能的影响 | 第36-42页 |
3.3.3 盖岩和基岩热物性的影响 | 第42-44页 |
3.3.4 热储厚度的影响 | 第44-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CPGS的热流固耦合模型及其数值模拟分析 | 第49-71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CPGS的热流固耦合模型 | 第49-53页 |
4.2.1 力学模型 | 第49-50页 |
4.2.2 孔隙率和渗透率动态模型 | 第50-52页 |
4.2.3 热流固耦合关系 | 第52-53页 |
4.3 计算模型 | 第53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3-68页 |
4.4.1 岩体变形特征 | 第53-56页 |
4.4.2 岩体变形对CPGS热开采的影响 | 第56-60页 |
4.4.3 初始孔隙率的影响 | 第60-62页 |
4.4.4 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 第62-65页 |
4.4.5 井间距的影响 | 第65-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71页 |
第5章 运行参数对CPGS热开采的影响 | 第71-81页 |
5.1 引言 | 第71页 |
5.2 计算模型及方案 | 第71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71-80页 |
5.3.1 井间压差的影响 | 第71-76页 |
5.3.2 注入温度的影响 | 第76-8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