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荷网协调控制消纳受阻风电分析 | 第14-24页 |
2.1 大规模风电的出力特性 | 第14-16页 |
2.1.1 波动性 | 第14-15页 |
2.1.2 随机性 | 第15页 |
2.1.3 反调峰特性 | 第15-16页 |
2.2 风电受阻因素分析 | 第16-19页 |
2.2.1 大规模风电接入使等效负荷峰谷差增加 | 第16-18页 |
2.2.2 调峰能力不足造成风电消纳受阻 | 第18-19页 |
2.3 荷网协调控制对消纳受阻风电的影响 | 第19-22页 |
2.3.1 高载能负荷参与调节对消纳受阻风电的影响 | 第20页 |
2.3.2 电网联络线输送功率参与调节对消纳受阻风电的影响 | 第20-21页 |
2.3.3 荷网协调控制对消纳受阻风电的影响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荷网调节特性及调节模型 | 第24-32页 |
3.1 高载能负荷可调节特性及模型 | 第24-30页 |
3.1.1 可调节特性 | 第24-27页 |
3.1.2 调节模型 | 第27-30页 |
3.2 电网联络线输送功率可时移特性及模型 | 第30-31页 |
3.2.1 可时移特性 | 第30页 |
3.2.2 时移模型 | 第30-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以消纳受阻风电为目标的多时间尺度荷网协调控制优化方法 | 第32-41页 |
4.1 日前时间尺度荷网协调控制优化模型 | 第32-35页 |
4.1.1 目标函数 | 第33页 |
4.1.2 约束条件 | 第33-35页 |
4.2 日内时间尺度荷网协调控制优化模型 | 第35-36页 |
4.2.1 目标函数 | 第35页 |
4.2.2 约束条件 | 第35-36页 |
4.3 基于模糊自修正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模型求解 | 第36-40页 |
4.3.1 粒子群算法 | 第36-37页 |
4.3.2 模糊自修正粒子群算法 | 第37-39页 |
4.3.3 优化模型求解步骤 | 第39-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实例分析 | 第41-47页 |
5.1 甘肃河西电网简介 | 第41-43页 |
5.1.1 系统装机及风电消纳情况 | 第41-42页 |
5.1.2 高载能负荷分布及调节参数 | 第42-43页 |
5.2 以消纳受阻风电为目标的多时间尺度荷网协调控制优化方法仿真分析 | 第43-46页 |
5.2.1 风电受阻因素分析 | 第43-44页 |
5.2.2 日前荷网协调控制优化方法仿真分析 | 第44-45页 |
5.2.3 日内荷网协调控制优化方法仿真分析 | 第45-4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6.1 结论 | 第47页 |
6.2 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