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论公司决议瑕疵之效力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引言第10-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方法第11页
    1.3 研究的创新点第11页
    1.4 研究框架第11-13页
第2章 公司决议瑕疵理论阐释第13-18页
    2.1 公司决议的性质第13-15页
        2.1.1 法律行为说第13页
        2.1.2 团体法律行为说第13页
        2.1.3 意思形成说第13-14页
        2.1.4 团体法上内部行为说第14-15页
        2.1.5 “三分法”与“二分法”之争第15页
    2.2 多数决滥用第15-16页
    2.3 确立决议不成立制度的必要性第16-18页
第3章 经典案例介绍第18-22页
    3.1 案件基本案情概述第18-19页
    3.2 法院裁判理由及相关思考第19-20页
        3.2.1 法院裁判理由第19页
        3.2.2 关于本案的反思第19-20页
    3.3 《司法解释(四)》颁布前类似情形处理第20-22页
        3.3.1 决议不存在的情形第20页
        3.3.2 没有形成有效的公司决议的情形第20-22页
第4章 国外关于公司决议瑕疵之效力的立法规定及其借鉴第22-29页
    4.1 德国关于公司决议瑕疵之效力的立法规定与借鉴第22-24页
        4.1.1 德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第22-24页
        4.1.2 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第24页
    4.2 英国关于公司决议瑕疵之效力的立法规定与借鉴第24-27页
        4.2.1 英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第24-26页
        4.2.2 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第26-27页
    4.3 日本关于公司决议瑕疵之效力的立法规定与借鉴第27-29页
        4.3.1 日本公司法的相关规定第27-28页
        4.3.2 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第28-29页
第5章 我国的既有制度和问题第29-34页
    5.1 我国公司决议瑕疵之效力的立法现状第29页
    5.2 公司决议不成立的法定情形第29-32页
        5.2.1 未召开会议,虚构决议第29-30页
        5.2.2 会议未对决议事项进行表决第30页
        5.2.3 出席会议的人数或股东所持表决权不符合规定第30-31页
        5.2.4 会议的表决结果未达到法定的通过比例第31-32页
        5.2.5 导致决议不成立的其他情形第32页
    5.3 我国立法现状下存在的问题第32-34页
        5.3.1 决议不成立与决议可撤销之间的界限不清第32-33页
        5.3.2 裁量驳回制度存在不足第33页
        5.3.3 对决议不成立之诉的原告规定不明第33页
        5.3.4 辅助制度不足第33-34页
第6章 我国公司决议瑕疵之效力制度的完善第34-37页
    6.1 完善我国瑕疵决议的诉讼救济途径第34-36页
        6.1.1 决议不成立和决议可撤销之间明确界限第34页
        6.1.2 裁量驳回制度的完善第34-35页
        6.1.3 完善公司决议不成立的司法救济第35-36页
    6.2 完善诉讼辅助制度第36-37页
        6.2.1 完善诉讼担保制度第36页
        6.2.2 公司决议不成立的非诉救济第36-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一)著作第38页
    (二)论文第38-39页
    (三)学位论文第39-41页
作者简历第41-42页
后记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美合伙制企业法对比之我见
下一篇: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