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微贷技术及其创新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8-11页
    1.1 研究背景与范围第8-9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页
        1.2.1 研究目的第9页
        1.2.2 研究意义第9页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9-10页
        1.3.1 研究思路第9-10页
        1.3.2 研究方法第10页
    1.4 论文框架第10-11页
2 微贷技术的一般理论探讨第11-14页
    2.1 微贷技术的界定第11页
    2.2 农户、个体工商户与微贷技术第11-12页
    2.3 小微企业与微贷技术第12页
    2.4 微贷技术与传统信贷技术的区别第12页
    2.5 微贷技术的主要类型第12-13页
    2.6 微贷技术存在的问题第13-14页
3 微贷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第14-19页
    3.1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第14-15页
    3.2 印尼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模式第15页
    3.3 印度ICICI银行的微贷模式第15-16页
    3.4 发展中国家微贷技术实践成功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第16-19页
4 微贷技术在我国的实践第19-23页
    4.1 我国微贷技术产生的背景第19页
    4.2 我国微贷技术的发展历程第19-20页
    4.3 我国现有的微贷技术第20-23页
        4.3.1 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用贷款第20-21页
        4.3.2 村镇银行第21-22页
        4.3.3 小额贷款公司第22-23页
5 现有实践中微贷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3-25页
    5.1 信息严重不对称第23页
    5.2 担保能力不足第23-24页
    5.3 交易成本过高第24-25页
6 微贷技术创新的主要路径——金融服务视角第25-28页
    6.1 金融服务视角的微贷技术创新内容第25页
    6.2 金融服务视角的微贷技术创新路径第25-28页
7 微贷技术创新的主要路径——互联网金融视角第28-31页
    7.1 互联网金融视角的微贷技术创新内容第28页
    7.2 互联网金融视角的微贷技术特点第28-29页
    7.3 互联网金融视角的微贷技术风险防范第29-31页
8 结论及建议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4页
致谢第34-35页
作者简介第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燃气管道运行故障的FMECA分析
下一篇:多能互补小型供热系统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