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比较 | 第16-27页 |
2.1 智能变电站中的新技术 | 第16-20页 |
2.2 智能站在继电保护及测控装置上的变化 | 第20页 |
2.3 智能站在电流电压回路上的变化 | 第20-23页 |
2.4 智能站在控制回路上的变化 | 第23-24页 |
2.5 智能站在信号回路上的变化 | 第24-25页 |
2.6 智能站在失灵回路上的变化 | 第25-2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智能变电站二次安全措施执行和恢复策略 | 第27-40页 |
3.1 二次安全措施执行和恢复顺序的重要性 | 第27-28页 |
3.2 检修机制在智能变电站中的重要应用 | 第28-29页 |
3.3 单一断路器间隔检修时的二次安全措施执行恢复策略 | 第29-32页 |
3.4 母线保护装置检修时的二次安全措施执行恢复策略 | 第32-34页 |
3.5 主变间隔检修时的二次安全措施执行恢复策略 | 第34-36页 |
3.6 二次工作安全措施执行恢复策略的实际应用 | 第36-38页 |
3.7 二次安措执行后的二次系统检修原则及其流程 | 第38-39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基于虚回路可视化的智能站二次回路故障诊断方法 | 第40-60页 |
4.1 基于虚回路可视化的二次回路故障处理思路 | 第40-44页 |
4.2 故障诊断的前提——光纤链路路径定位 | 第44-48页 |
4.2.1 光纤链路中断的报警机制 | 第45-46页 |
4.2.2 以“全路径标记”为前提的光纤链路路径定位 | 第46-48页 |
4.3 基于“定点测试”法的故障点查找 | 第48-53页 |
4.3.1 “定点测试”法故障查找的流程 | 第49-50页 |
4.3.2 “定点测试”法故障查找的应用实例 | 第50-53页 |
4.4 借助网络报文分析仪缩小故障排查范围 | 第53-55页 |
4.4.1 网络报文分析仪的主要功能 | 第53-54页 |
4.4.2 借助网络报文分析仪快速排查故障的应用实例 | 第54-55页 |
4.5 光纤链路在线监测诊断 | 第55-59页 |
4.5.1 “光纤链路在线监测诊断”的实现原理 | 第56-57页 |
4.5.2 “光纤链路在线监测诊断”的网络拓扑图生成 | 第57-58页 |
4.5.3 “光纤链路在线监测诊断”的应用举例 | 第58-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智能变电站检修维护新方法应用工程实例 | 第60-69页 |
5.1 220kV杜庙站110kV杜仙线106开关合并单元无母线电压采样处理 | 第60-64页 |
5.1.1 执行二次安全措施 | 第60页 |
5.1.2 对合并单元的光纤链路路径进行定位 | 第60-61页 |
5.1.3 利用第三方装置进行辅助判断 | 第61-62页 |
5.1.4 利用“定点测试”法查找故障点 | 第62-63页 |
5.1.5 恢复二次安全措施 | 第63页 |
5.1.6 小结 | 第63-64页 |
5.2 小电源在110kV智能变电站并网 | 第64-68页 |
5.2.1 小电源线路并网的主接线图 | 第64页 |
5.2.2 小电源并网带来的110kV线路保护加装 | 第64-66页 |
5.2.3 智能备自投装置联切常规小电源的二次回路设计 | 第66-68页 |
5.2.4 对施工后的光纤回路进行“全路径标记” | 第68页 |
5.2.5 小结 | 第6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0页 |
6.1 结论 | 第69页 |
6.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