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有色金属冶炼论文--重金属冶炼论文--铜论文

黄铜矿浸出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8页
    1.1 铜矿资源现状第11-12页
    1.2 黄铜矿的火法冶金工艺第12页
    1.3 黄铜矿的湿法冶金工艺第12-16页
        1.3.1 氧化浸出工艺第13-14页
        1.3.2 氯化物浸出工艺第14-15页
        1.3.3 机械强化浸出工艺第15页
        1.3.4 生物浸出工艺第15页
        1.3.5 其它浸出工艺第15-16页
    1.4 黄铜矿钝化层第16-21页
        1.4.1 氢氧化铁和黄钾铁矾类沉淀物第17-18页
        1.4.2 单质硫层第18-20页
        1.4.3 铜的聚硫化物第20-21页
    1.5 黄铜矿浸出动力学第21-24页
        1.5.1 液体边界层外扩散模型第21-22页
        1.5.2 固态产物层内扩散模型第22-23页
        1.5.3 界面化学反应模型第23页
        1.5.4 混合控制模型第23-24页
    1.6 脉石矿物的作用机制第24-26页
    1.7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第26-27页
        1.7.1 研究内容第26-27页
        1.7.2 研究目标第27页
    1.8 论文的课题来源第27-28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第28-34页
    2.1 实验材料第28-30页
        2.1.1 原料第28-29页
        2.1.2 实验药剂第29-30页
        2.1.3 实验设备第30页
    2.2 分析测试方法第30-32页
        2.2.1 溶液中铜离子的化验方法第30-31页
        2.2.2 数据处理方法第31-32页
        2.2.3 黄铜矿的样品测试方法第32页
    2.3 黄铜矿浸出方法第32-34页
        2.3.1 摇瓶振荡浸出第32-33页
        2.3.2 搅拌浸出第33-34页
第3章 黄铜矿摇瓶振荡浸出影响因素第34-46页
    3.1 矿物颗粒粒度的影响第34-38页
    3.2 矿浆pH的影响第38-40页
    3.3 矿浆浓度的影响第40-42页
    3.4 浸出后样品分析第42-45页
        3.4.1 不同矿物粒度条件下浸出后的样品分析对比第42-43页
        3.4.2 不同pH条件下浸出后的样品分析对比第43-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振荡浸出条件下杂质金属离子的影响第46-53页
    4.1 不同浓度Mg2+的影响第46-48页
    4.2 不同浓度Al3+的影响第48-50页
    4.3 浸出样品分析第50-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振荡浸出条件下NaCl对黄铜矿浸出的影响第53-66页
    5.1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53-56页
    5.2 Zeta电位第56-57页
    5.3 动力学模型的探讨第57-60页
    5.4 反应活化能第60-63页
    5.5 浸出后的样品分析对比第63-65页
    5.6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6章 搅拌浸出条件下杂质离子的探究第66-85页
    6.1 不同硫酸盐对黄铜矿浸出影响第66-69页
    6.2 不同阴离子对黄铜矿浸出的影响第69-74页
        6.2.1 Na_2SO_4、K_2SO_4、NaCl和KCl对浸出的影响第69-72页
        6.2.2 Eh对浸出的影响第72-74页
    6.3 杂质金属离子与NaCl对黄铜矿浸出的协同影响第74-79页
    6.4 浸出后样品分析第79-83页
        6.4.1 晶体结构分析第79-81页
        6.4.2 表面形貌分析第81-83页
    6.5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7章 结论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户外公共座椅设计中互动要素的应用与研究
下一篇:典型材料激光焊接温度场特征及接头力学行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