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原理、原则和管理工作论文--建筑节能设计论文

地下混凝土储热桩热能存储试验与研究

论文提要第1-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9页
     ·储热方法介绍第11-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9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19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9-21页
     ·研究方法第19页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2章 储热试验平台的研制第21-37页
   ·储热试验平台的功能第21-24页
     ·混凝土储热桩的结构第22-23页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第23-24页
   ·试验平台的建设第24-29页
     ·储热材料的选择第24-25页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第25-26页
     ·防水保温材料的选择第26-29页
   ·试验设备的选择第29-33页
     ·数据测量设备的选择第29-32页
     ·数据记录设备的选择第32-33页
     ·循环设备的选择第33页
   ·地下储热试验平台的施工第33-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储热模拟第37-87页
   ·埋管换热器模型第37-43页
     ·基于线源理论的模型第37-40页
     ·基于柱源理论的传热模型第40-42页
     ·基于瞬态热平衡原理传热模型第42页
     ·变热流传热模型第42-43页
   ·ANSYS 有限元热分析第43-52页
     ·ANSYS 热分析概述第43-44页
     ·ANSYS 热分析类型第44-45页
     ·ANSYS 热分析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第45-46页
     ·ANSYS 热分析单元类型第46-47页
     ·ANSYS 热分析节点和网格划分第47-51页
     ·有限元热分析的步骤第51-52页
   ·埋管换热器二维传热模型的建立第52-58页
     ·模型假设条件第52-53页
     ·物理模型第53-54页
     ·数学模型第54-57页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第57页
     ·单元模型选择和网格划分第57-58页
   ·ANSYS 模拟分析第58-85页
     ·间断加热模式模拟分析第59-62页
     ·连续加热模式模拟分析第62-65页
     ·不同保温层厚度模型模拟分析第65-69页
     ·不同导热系数模型模拟分析第69-73页
     ·不同初始热流密度模型模拟分析第73-77页
     ·不同换热管间距模式模拟第77-82页
     ·不同混凝土储热桩直径模式模拟第82-85页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4章 储热试验第87-111页
   ·热物性参数的测定第87-89页
     ·导热系数λ第87-88页
     ·定容比热C第88-89页
   ·储热结构试验第89-96页
     ·试验第89-90页
     ·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第90-96页
   ·储热试验第96-107页
     ·实验内容第96-97页
     ·试验及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第97-107页
   ·储热成本分析第107-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111-113页
   ·结论第111页
   ·论文创新点第111-112页
   ·展望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0页
附录第120-12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中文摘要第127-130页
ABSTRACT第130-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FRP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柱力学行为研究
下一篇:结构性软土蠕变特性及扰动状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