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挖掘及优质转基因棉花的培育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部分 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功能分析第17-1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7-43页
        1.1 棉花纤维伸长发育过程的研究进展第17-28页
            1.1.1 纤维原始细胞分化起始过程相关研究第19-22页
            1.1.2 棉纤维伸长过程的相关研究第22-26页
            1.1.3 棉纤维次生壁增厚过程的相关研究第26-28页
            1.1.4 棉纤维脱水成熟过程的相关研究第28页
        1.2 棉花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8-35页
            1.2.1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棉花纤维发育研究中的应用第28-31页
            1.2.2 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第31-35页
        1.3 棉花纤维启动子的研究进展第35-41页
            1.3.1 植物启动子的基本结构、功能与分类第35-36页
            1.3.2 双向启动子在植物中的研究现状第36-39页
            1.3.3 棉纤维特异或优势表达启动子的研究进展第39-41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第41-43页
    第二章 棉花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筛选第43-67页
        2.1 实验材料第43-46页
            2.1.1 植物材料第43页
            2.1.2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43-44页
            2.1.3 引物序列及测序第44-46页
        2.2 实验方法第46-50页
            2.2.1 样品准备第46页
            2.2.2 RNA的提取第46-47页
            2.2.3 RNA质量检测第47页
            2.2.4 文库构建第47-48页
            2.2.5 生物信息数据分析流程第48-49页
            2.2.6 转录组数据的qRT-PCR分析第49-50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50-63页
            2.3.1 棉花不同组织样品总RNA质量检测第50-51页
            2.3.2 棉花不同组织转录组测序数据的质量评估第51页
            2.3.3 基因总体表达水平分析第51-55页
            2.3.4 7 DPA纤维与非纤维组织转录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第55-57页
            2.3.5 14 DPA纤维与非纤维组织转录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第57-60页
            2.3.6 26 DPA纤维与非纤维组织转录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第60-63页
            2.3.7 利用qRT-PCR方法对转录组数据进行验证第63页
        2.4 讨论第63-67页
    第三章 陆地棉双向启动子的序列分析及功能鉴定第67-94页
        3.1 实验材料第67-70页
            3.1.1 植物材料第67页
            3.1.2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67页
            3.1.3 菌体和质粒载体第67-68页
            3.1.4 培养基和常规试剂第68-69页
            3.1.5 引物序列及测序第69-70页
        3.2 实验方法第70-83页
            3.2.1 SqRT-PCR和 qRT-PCR分析双向基因对Ghrack1和Ghuhrf1 的表达模式第70页
            3.2.2 5 ˊRACE技术确定双向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第70-75页
            3.2.3 双向基因间区域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75-76页
            3.2.4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农杆菌转化第76-77页
            3.2.5 拟南芥的稳定表达转化第77-78页
            3.2.6 转基因拟南芥阳性植株的检测及拷贝数分析第78-80页
            3.2.7 转基因植株的组织化学染色和绿色荧光蛋白观察第80页
            3.2.8 转基因拟南芥中gus和 gfp基因的表达量差异分析第80页
            3.2.9 转基因拟南芥的Western blot检测第80-83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83-92页
            3.3.1 双向基因间序列分析第83-85页
            3.3.2 Ghrack1和Ghuhrf1 基因在陆地棉不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分析第85-86页
            3.3.3 双向基因间序列的克隆及分析第86-87页
            3.3.4 转基因拟南芥阳性植物的检测及其拷贝数分析第87-89页
            3.3.5 双向启动子GhRU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功能分析第89-90页
            3.3.6 报告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转录水平差异分析第90-91页
            3.3.7 Western blot检测转基因拟南芥中GUS蛋白和GFP蛋白的表达水平第91-92页
        3.4 讨论第92-94页
    第四章 陆地棉基因组中双向启动子的挖掘及功能分析第94-112页
        4.1 实验材料第94-96页
        4.2 实验方法第96-98页
            4.2.1 陆地棉双向基因对的筛选第96页
            4.2.2 陆地棉双向基因对的功能注释和聚类分析第96-97页
            4.2.3 陆地棉双向基因对的同源性分析第97页
            4.2.4 纤维特异或优势表达双向基因对的筛选第97页
            4.2.5 双向启动子的获得及其序列特征分析第97页
            4.2.6 双向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第97-98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98-110页
            4.3.1 陆地棉双向基因对的全基因组筛选及功能聚类分析第98-100页
            4.3.2 双向启动子的序列特征及其基因组分布分析第100-101页
            4.3.3 棉纤维特异或优势表达双向启动子的筛选及克隆第101-103页
            4.3.4 棉纤维特异或优势表达双向启动子的功能分析第103-104页
            4.3.5 四个棉花亚种的双向基因对及其双向启动子的比较分析第104-109页
            4.3.6 双向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第109-110页
        4.4 讨论第110-112页
第二部分 优质纤维转基因棉花的培育第112-17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120页
        1.1 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水解酶(XTH)蛋白家族的研究进展第112-115页
            1.1.1 XTH蛋白的分类第112-113页
            1.1.2 XET在植物细胞壁重塑过程中的研究第113-115页
        1.2 微管切割蛋白(KTN)在植物中的研究第115-116页
        1.3 特异表达启动子在纤维品质改良研究中的应用第116-118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8-120页
    第二章 转GhXET基因棉花植株的获得及特异性检测分析第120-154页
        2.1 实验材料第120-123页
            2.1.1 植物材料第120页
            2.1.2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120-121页
            2.1.3 菌体和质粒载体第121页
            2.1.4 培养基和常规试剂第121-122页
            2.1.5 引物序列第122-123页
        2.2 实验方法第123-130页
            2.2.1 GhXET基因及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23页
            2.2.2 GhXET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农杆菌转化第123-124页
            2.2.3 棉花的遗传转化第124-127页
            2.2.4 转GhXET基因棉花中目标基因的拷贝数分析第127页
            2.2.5 转基因棉花植株中GhXET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分析第127页
            2.2.6 转GhXET基因棉花成熟纤维的品质测定第127-128页
            2.2.7 转GhXET基因棉花侧翼序列克隆与分析第128-129页
            2.2.8 转GhXET基因转化事件特异性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129-130页
            2.2.9 转GhXET基因棉花植株纯合体筛选方法的建立第130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130-148页
            2.3.1 GhXET基因在陆地棉中的表达模式分析第130-131页
            2.3.2 GhXET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第131-135页
            2.3.3 转GhXET基因棉花植株的获得第135-136页
            2.3.4 转GhXET基因棉花的PCR检测第136-137页
            2.3.5 转GhXET基因棉花植株中目标基因的拷贝数分析第137-140页
            2.3.6 利用qRT-PCR分析转基因棉花的mRNA表达量分析第140-141页
            2.3.7 转GhXET基因棉花的成熟纤维品质测定第141-142页
            2.3.8 转GhXET基因棉花中目标基因的侧翼序列分析第142-143页
            2.3.9 转GhXET基因转化事件特异性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143-147页
            2.3.10 转GhXET基因棉花植株纯合体筛选方法的建立第147-148页
        2.4 讨论第148-154页
            2.4.1 纤维特异性启动子在棉花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研究中的应用第148-149页
            2.4.2 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XET在纤维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分析第149-150页
            2.4.3 转GhXET基因棉花的分子特征分析第150-154页
    第三章 转GhKTN基因棉花植株的获得及特异性检测分析第154-173页
        3.1 实验材料第154页
        3.2 实验方法第154-156页
            3.2.1 GhKTN基因及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54-155页
            3.2.2 GhKTN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农杆菌转化第155页
            3.2.3 棉花的遗传转化第155页
            3.2.4 转GhKTN基因棉花中目标基因的拷贝数分析第155页
            3.2.5 转GhKTN基因棉花中目标基因的mRNA表达量分析第155页
            3.2.6 转GhKTN基因棉花的成熟纤维品质测定第155页
            3.2.7 转GhKTN基因棉花的侧翼序列克隆与分析第155-156页
            3.2.8 转GhKTN基因转化事件特异性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156页
            3.2.9 转GhKTN基因棉花植株纯合体筛选方法的建立第15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156-171页
            3.3.1 GhKTN基因在陆地棉中的表达模式分析第156-157页
            3.3.2 GhKTN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第157-160页
            3.3.3 转GhKTN基因棉花的PCR检测第160-161页
            3.3.4 转GhKTN基因棉花中目标基因的拷贝数分析第161-163页
            3.3.5 利用qRT-PCR分析转基因棉花的mRNA表达量分析第163-164页
            3.3.6 转GhKTN基因棉花的成熟纤维品质测定第164-165页
            3.3.7 转GhKTN基因棉花中目标基因的侧翼序列分析第165-166页
            3.3.8 转GhKTN基因转化事件特异性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166-170页
            3.3.9 转GhKTN基因棉花植株纯合体筛选方法的建立第170-171页
        3.4 讨论第171-173页
结论与创新点第173-174页
参考文献第174-189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89-190页
致谢第190-191页

论文共1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铜锌锡硫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层的制备及其性能调控
下一篇:Wnt3a在牛滋养层干细胞建系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