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2-13页 | 
| 1 引言 | 第13-18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8-27页 | 
| 2.1 样本材料 | 第18-19页 | 
| 2.1.1 材料来源 | 第18页 | 
| 2.1.2 标本采集 | 第18-19页 | 
| 2.1.3 标本处理 | 第19页 | 
| 2.2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 2.2.1 实验用主要仪器和耗材 | 第19页 | 
| 2.2.2 实验主要试剂 | 第19-20页 | 
| 2.3 实验方法 | 第20-25页 | 
| 2.3.1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 2.3.2 ELISA法复核血样血清学指标HBs Ag、HBe Ag和 HBc-IgM | 第22-24页 | 
| 2.3.3 巢式PCR扩增目的基因 | 第24-25页 | 
| 2.4 统计方法 | 第25-26页 | 
| 2.5 质量控制 | 第26-27页 | 
| 2.5.1 研究设计阶段 | 第26页 | 
| 2.5.2 材料来源阶段 | 第26页 | 
| 2.5.3 实验室检测阶段 | 第26页 | 
| 2.5.4 资料整理统计分析阶段 | 第26-27页 | 
| 3 结果 | 第27-35页 | 
| 3.1 监测试点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分布 | 第27-31页 | 
| 3.1.1 河南省监测试点疫情概况 | 第27页 | 
| 3.1.2 2011 -2017 年不同地区报告发病率 | 第27-28页 | 
| 3.1.3 2012 -2017 年监测试点急慢性乙肝报告发病率 | 第28页 | 
| 3.1.4 年龄分布 | 第28-29页 | 
| 3.1.5 性别分布 | 第29-30页 | 
| 3.1.6 职业分布 | 第30-31页 | 
| 3.2 监测试点HBV分子流行病学 | 第31-33页 | 
| 3.2.1 HBV基因型和基因亚型分布 | 第31页 | 
| 3.2.3 主蛋白抗原MHR氨基酸置换情况 | 第31-33页 | 
| 3.3 监测试点效果实施评价 | 第33-35页 | 
| 3.3.1 报告卡指标填写完成情况 | 第33页 | 
| 3.3.2 监测试点报告病例未分类比例 | 第33-34页 | 
| 3.3.3 报告病例急性乙肝复核一致率 | 第34-35页 | 
| 4 讨论 | 第35-38页 | 
| 5 优点与不足 | 第38-39页 | 
| 6 结论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 综述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 第44-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 附件 | 第62-69页 | 
| 个人简历 | 第69-70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