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财政支出论文

中央和省级政府间环境治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第10-24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9页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9-22页
    四、创新与不足第22-24页
第一章 环境治理事权与支出责任的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第24-31页
    第一节 概念界定第24-27页
        一、政府职能第24页
        二、环境治理事权与支出责任第24-26页
        三、环境治理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与财政分权的关系第26-27页
    第二节 理论依据第27-31页
        一、第一代财政联邦主义理论第27-28页
        二、第二代财政联邦主义理论第28-29页
        三、激励分权理论第29-31页
第二章 环境治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现状分析第31-44页
    第一节 环境管理体制变迁历程第31-33页
        一、萌芽阶段(1973-1997年)第31-32页
        二、发展阶段(1998-2007年)第32页
        三、调整阶段(2008至今)第32-33页
    第二节 环境治理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具体划分第33-35页
        一、环境治理事权的具体划分第33-35页
        二、支出责任的具体划分第35页
    第三节 环境治理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现状第35-44页
        一、环境标准类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现状第35-37页
        二、环境污染治理类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现状第37页
        三、环境监管类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现状第37-39页
        四、环评审批类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现状第39-41页
        五、财政环保支出现状第41-44页
第三章 环境治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架构第44-54页
    第一节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环保公共品供给的动态博弈第44-47页
    第二节 风险原则与事权的划分第47-49页
    第三节 效率原则与支出责任的划分第49-50页
    第四节 环境治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架构及效果影响第50-52页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性假说第52-54页
第四章 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与环境治理效果分析第54-67页
    第一节 指标设计第54-55页
    第二节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第55-57页
        一、核心变量的选取第55页
        二、控制变量的选取第55-57页
        三、数据来源及说明第57页
    第三节 模型建立第57-59页
    第四节 实证分析第59-67页
        一、环境治理事权划分对环境治理效果的影响第59-60页
        二、环境治理事权划分对环保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第60-61页
        三、环境风险对环境治理事权划分的影响第61-63页
        四、科技进步对环境治理事权划分的影响第63-67页
第五章 优化环境治理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政策建议第67-72页
    第一节 改善环境治理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现状第67-68页
        一、中央政府统一制定纯公共产品的环境标准政策第67页
        二、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区域污染防治支出责任第67-68页
        三、环境监管类事权上收至中央政府第68页
        四、进一步赋予地方政府在环评审批事务方面的权利第68页
    第二节 发挥环境税收的调节作用第68-69页
    第三节 增加官员绿色发展指标的考核比重第69-70页
    第四节 运用大数据对环境质量的监督管理第70-72页
        一、整合环保系统内部信息资源第70-71页
        二、推动纵向横向跨部门信息联动共享第71页
        三、建立污染防治管理信息系统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方向--基于“国家所有”性质理论的分析
下一篇:基于气液撞击流技术的油烟净化器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