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略语表 | 第13-17页 |
第一部分 以SIRT1为靶标的糖脂代谢调节药物筛选及分子药理学研究 | 第17-82页 |
前言 | 第17-20页 |
实验材料 | 第20-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45页 |
实验结果 | 第45-76页 |
1. 化合物E6155调节糖代谢活性评价及分子药理学研究 | 第45-56页 |
1.1 活性化合物E6155激活SIRT1量效曲线测定 | 第45-46页 |
1.2 活性化合物E6155的SIRT1激活活性验证 | 第46-47页 |
1.3 活性化合物E6155体外调节葡萄糖摄取测定 | 第47-48页 |
1.4 活性化合物E6155改善KKA_y小鼠血糖稳态 | 第48-49页 |
1.5 活性化合物E6155改善KKA_y小鼠口服葡萄糖耐量异常 | 第49-50页 |
1.6 活性化合物E6155改善KKA_y小鼠胰岛素耐量异常 | 第50-51页 |
1.7 活性化合物E6155改善KKA_y小鼠胰岛素敏感性 | 第51-52页 |
1.8 活性化合物E6155改善KKA_y小鼠体重增长率且无明显肝肾毒性 | 第52-53页 |
1.9 活性化合物E6155在KKAy小鼠体内激活AMPK和AKT通路 | 第53-54页 |
1.10 活性化合物E6155在体外激活AMPK和AKT通路 | 第54-56页 |
2. 化合物E1231调节脂代谢活性评价及分子药理学研究 | 第56-76页 |
2.1 活性化合物E1231激活SIRT1量效曲线测定 | 第56-57页 |
2.2 活性化合物E1231的SIRT1激活活性验证 | 第57-58页 |
2.3 活性化合物E1231通过LXRα上调ABCA1的表达 | 第58-59页 |
2.4 活性化合物E1231选择性上调LXRα下游ABCA1蛋白的表达 | 第59-60页 |
2.5 活性化合物E1231促进巨噬细胞的胆固醇外排 | 第60-61页 |
2.6 活性化合物E1231抑制巨噬细胞的脂质聚集 | 第61-62页 |
2.7 活性化合物E1231改善金黄地鼠的血脂水平 | 第62-63页 |
2.8 活性化合物E1231降低金黄地鼠肝脏中的脂质含量 | 第63-64页 |
2.9 活性化合物E1231提高金黄地鼠粪便中的脂质含量 | 第64-65页 |
2.10 活性化合物E1231改善金黄地鼠体重增长率且无明显肝肾毒性 | 第65-66页 |
2.11 活性化合物E1231提高金黄地鼠肝脏SIRT1和ABCA1的表达 | 第66-67页 |
2.12 活性化合物E1231对金黄地鼠肝脏中其他脂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 第67-68页 |
2.13 活性化合物E1231对金黄地鼠肝脏sirtuin其他亚型的影响 | 第68-69页 |
2.14 活性化合物E1231减少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的形成 | 第69-71页 |
2.15 活性化合物E1231减少ApoE~(-/-)小鼠心脏流出道斑块的形成 | 第71页 |
2.16 活性化合物E1231改善ApoE~(-/-)小鼠心脏流出道斑块的组成 | 第71-73页 |
2.17 活性化合物E1231改善ApoE~(-/-)小鼠的血脂水平 | 第73-74页 |
2.18 活性化合物E1231改善ApoE~(-/-)小鼠体重增长率且无明显肝肾毒性 | 第74-76页 |
讨论 | 第76-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创新点 | 第81-82页 |
第二部分 以KLF2为靶标的脂代谢调节药物筛选及分子药理学研究 | 第82-121页 |
前言 | 第82-84页 |
实验材料 | 第84-88页 |
实验方法 | 第88-92页 |
实验结果 | 第92-115页 |
1. KFL2激活剂SAHA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评价 | 第92-106页 |
1.1 KLF2激活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验证 | 第92-93页 |
1.2 应用KLF2激活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筛选结果 | 第93页 |
1.3 活性化合物SAHA的活性验证 | 第93-94页 |
1.4 活性化合物SAHA激活KLF2的作用机制 | 第94-95页 |
1.5 活性化合物SAHA降低TNFα诱导的单核细胞粘附 | 第95-96页 |
1.6 活性化合物SAHA不影响内皮细胞活力 | 第96-97页 |
1.7 活性化合物SAHA降低TNFα诱导的黏附分子的表达 | 第97-98页 |
1.8 KLF2过表达选择性降低VCAM1的表达 | 第98-99页 |
1.9 KLF2~(+/-)小鼠模型的验证 | 第99-100页 |
1.10 活性化合物SAHA通过KLF2降低VCAM1的基因表达 | 第100-101页 |
1.11 活性化合物SAHA通过KLF2降低VCAM1的蛋白表达 | 第101-102页 |
1.12 活性化合物SAHA通过KLF2降低单核细胞粘附 | 第102-103页 |
1.13 活性化合物SAHA降低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 第103-105页 |
1.14 活性化合物SAHA不影响ApoE~(-/-)小鼠血脂水平 | 第105-106页 |
2. KFL2激活剂Tannic Acid血管保护活性评价 | 第106-115页 |
2.1 KLF2激活剂Tannic Acid的发现 | 第106页 |
2.2 活性化合物TA的活性验证 | 第106-107页 |
2.3 活性化合物TA激活KLF2的作用机制 | 第107-108页 |
2.4 活性化合物TA降低TNFα诱导的单核细胞粘附 | 第108-109页 |
2.5 活性化合物TA不影响内皮细胞活力 | 第109-110页 |
2.6 活性化合物TA降低TNFα诱导的VCAM1的基因表达 | 第110页 |
2.7 活性化合物TA降低TNFα诱导的VCAM1的蛋白表达 | 第110-111页 |
2.8 活性化合物TA通过KLF2降低VCAM1的基因表达 | 第111-112页 |
2.9 活性化合物TA通过KLF2降低VCAM1的蛋白表达 | 第112-113页 |
2.10 活性化合物TA通过KLF2降低单核细胞粘附 | 第113-115页 |
讨论 | 第115-119页 |
结论 | 第119-120页 |
创新点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1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8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会议 | 第148-150页 |
致谢 | 第150-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