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1.2 飞秒激光双光子聚合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 第15-16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飞秒激光双光子聚合微纳加工线宽研究 | 第18-31页 |
2.1 引言 | 第18-20页 |
2.2 自由基浓度起伏理论 | 第20-23页 |
2.3 双光子聚合单次扫描加工线宽研究 | 第23-26页 |
2.4 光镊集聚效应理论 | 第26-30页 |
2.5 本章总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飞秒激光双光子聚合多次快速扫描 | 第31-42页 |
3.1 引言 | 第31-32页 |
3.2 多次快速扫描加工方法原理分析 | 第32-35页 |
3.3 多次快速扫描线宽研究 | 第35-40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基于飞秒激光双光子聚合加工理论的Comsol模拟 | 第42-59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COMSOL模型介绍及参数设置 | 第42-51页 |
4.2.1 参数设置 | 第42-43页 |
4.2.2 粒子释放机制 | 第43-44页 |
4.2.3 粒子受力情况 | 第44-45页 |
4.2.4 单次扫描过程仿真模拟 | 第45-47页 |
4.2.5 多次扫描过程仿真模拟 | 第47-49页 |
4.2.6 光聚合反应模拟 | 第49-50页 |
4.2.7 COMSOL中双光子聚合加工线宽 | 第50-51页 |
4.3 光聚合反应加工扫描模拟 | 第51-58页 |
4.3.1 微纳光栅结构 | 第53-54页 |
4.3.2 U型结构 | 第54-55页 |
4.3.3 网状结构 | 第55-56页 |
4.3.4 X型结构 | 第56-57页 |
4.3.5 任意角度斜线结构扫描 | 第57-58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论文发表及录用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