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中下游溶解性无机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水环境的关联性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20页 |
1.2.1 碳循环与河流碳通量 | 第11-14页 |
1.2.2 内陆水域及其碳循环 | 第14页 |
1.2.3 筑坝对河流的影响 | 第14-17页 |
1.2.4 河流水体DIC含量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0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研究区野外采样与实验分析 | 第22-28页 |
2.1 流域概况 | 第22-24页 |
2.2 样品采集频次及断面布设 | 第24-26页 |
2.3 水样的实验测定 | 第26-27页 |
2.4 实验数据分析 | 第27-28页 |
第三章 DIC含量变化特征 | 第28-32页 |
3.1 澜沧江中下游DIC含量的时间变化规律 | 第28-29页 |
3.2 澜沧江中下游DIC含量的空间变化规律 | 第29-30页 |
3.3 糯扎渡水库的DIC含量变化 | 第30-32页 |
3.3.1 糯扎渡库区DIC含量的空间变化 | 第30页 |
3.3.2 糯扎渡库区DIC含量的垂向变化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水环境时空变化 | 第32-37页 |
4.1 水温 | 第32-33页 |
4.2 pH值 | 第33页 |
4.3 浊度 | 第33-35页 |
4.4 电导率 | 第35页 |
4.5 氧化还原电位(ORP) | 第35-37页 |
第五章 DIC与水环境的关联性及水系汇入分析 | 第37-40页 |
5.1 水环境因子分析 | 第37-38页 |
5.2 水系对DIC含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5.2.1 澜沧江中游的支流汇入 | 第38页 |
5.2.2 澜沧江下游的支流汇入 | 第38-40页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0-46页 |
6.1 讨论 | 第40-43页 |
6.1.1 DIC含量分布特征分析 | 第40-42页 |
6.1.2 水环境特征分析 | 第42-43页 |
6.2 结论 | 第43-45页 |
6.2.1 DIC含量分布特征 | 第43-44页 |
6.2.2 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异 | 第44页 |
6.2.3 环境因子的影响 | 第44-45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