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1.2 有机硅氧烷的发展及现状 | 第10-11页 |
1.3 聚氨酯的发展及现状 | 第11页 |
1.4 羊毛易护理整理剂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5 实验理论部分 | 第12-16页 |
1.5.1 羊毛的结构 | 第12-13页 |
1.5.2 毛织物的防缩整理 | 第13-15页 |
1.5.3 毛织物的防皱整理 | 第15页 |
1.5.4 全面易护理的概念 | 第15-16页 |
1.5.5 二乙烯三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原理 | 第16页 |
1.6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2 实验部分 | 第18-24页 |
2.1 实验药品和器材 | 第18-19页 |
2.2 改性有机硅聚氨酯羊毛易护理整理剂的合成 | 第19-20页 |
2.3 改性有机硅聚氨酯羊毛易护理整理剂的应用工艺 | 第20页 |
2.4 分析测试 | 第20-24页 |
2.4.1 环氧值消耗率的测定 | 第20-21页 |
2.4.2 异氰酸酯基消耗率的测定 | 第21-22页 |
2.4.3 离心稳定性的测试 | 第22页 |
2.4.4 乳液耐酸碱稳定性的测试 | 第22页 |
2.4.5 乳液耐电解质稳定性的测试 | 第22页 |
2.4.6 乳液耐热稳定性的测试 | 第22页 |
2.4.7 乳液贮存稳定性的测试 | 第22页 |
2.4.8 硬挺度测试 | 第22页 |
2.4.9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2页 |
2.4.10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2页 |
2.4.11 白度测试 | 第22页 |
2.4.12 织物断裂强力测试 | 第22-23页 |
2.4.13 织物折皱回复角测试 | 第23页 |
2.4.14 D_4的转化率测定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4-44页 |
3.1 扩链剂合成工艺的研究 | 第24-25页 |
3.1.1 二乙烯三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温度的确定 | 第24页 |
3.1.2 二乙烯三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24-25页 |
3.2 聚氨酯预聚体合成工艺的研究 | 第25-28页 |
3.2.1 聚氨酯预聚体预聚温度的确定 | 第25页 |
3.2.2 聚氨酯预聚体预聚时间的确定 | 第25-26页 |
3.2.3 聚氨酯预聚体(R值)的确定 | 第26-28页 |
3.3 烷羟基硅油合成工艺的研究 | 第28-32页 |
3.3.1 烷羟基硅油封端剂合成温度的确定 | 第28页 |
3.3.2 烷羟基硅油封端剂合成时间的确定 | 第28-29页 |
3.3.3 烷羟基硅油聚合温度的确定 | 第29页 |
3.3.4 烷羟基硅油聚合时间的确定 | 第29-30页 |
3.3.5 硅油分子量的确定 | 第30-32页 |
3.4 烷羟基硅油聚氨酯预聚体合成工艺的研究 | 第32-33页 |
3.4.1 烷羟基硅油聚氨酯预聚体共聚温度的确定 | 第32-33页 |
3.4.2 烷羟基硅油聚氨酯预聚体共聚时间的确定 | 第33页 |
3.5 改性有机硅聚氨酯羊毛易护理整理剂合成工艺的研究 | 第33-37页 |
3.5.1 自制整理剂乳液反应温度的确定 | 第33-34页 |
3.5.2 自制整理剂乳液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34页 |
3.5.3 扩链剂含量的确定 | 第34-36页 |
3.5.4 小结 | 第36-37页 |
3.6 改性有机硅聚氨酯羊毛易护理整理剂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37-38页 |
3.6.1 乳液稳定性测试 | 第37页 |
3.6.2 扫描电镜测试 | 第37-38页 |
3.6.3 自制整理剂红外光谱分析 | 第38页 |
3.7 改性有机硅聚氨酯羊毛易护理整理剂的应用工艺研究 | 第38-44页 |
3.7.1 改性有机硅聚氨酯羊毛易护理整理剂用量的确定 | 第38-40页 |
3.7.2 焙烘温度的确定 | 第40-42页 |
3.7.3 焙烘时间的确定 | 第42-44页 |
4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4页 |
作者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