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慢性病老人使用非处方药的个体经验的探究--以厦门市Y社区为例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导论第15-21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第15-18页
        一、研究背景第15-17页
        二、研究问题第17-18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18-21页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8-19页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文献回顾第21-31页
    第一节 使用非处方药的相关研究第21-23页
        一、非处方药的概念介绍第21页
        二、非处方药使用不当的危害第21-23页
    第二节 慢性病老人使用非处方药的研究第23-26页
        一、慢性病的概念介绍第23-24页
        二、我国慢性病现状的相关研究第24-26页
    第三节 居家养老社会工作服务的相关研究第26-27页
        一、居家养老的概念介绍第26页
        二、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现状的有关研究第26-27页
    第四节 社会工作中的个人经验相关研究第27-28页
        一、个人经验的概念介绍第27-28页
        二、个人经验的相关研究第28页
    第五节 文献述评第28-31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31-51页
    第一节 研究的理论框架第31-37页
        一、认知行为理论的历史演变和主要流派第31-33页
        二、认知行为理论的主要概念和基本假设第33-36页
        三、认知行为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第36-37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37-51页
        一、个案研究方法的选取第37-38页
        二、个案选择标准第38-39页
        三、研究对象介绍第39-40页
        四、研究资料收集方法第40-50页
        五、研究资料的处理第50-51页
第四章 研究发现第51-64页
    第一节 居家慢性病老年人使用非处方药行为的个人经验第51-58页
        一、中药的安全性高于西药的个人认知第51-52页
        二、长期用药且疗效不明显使对原有治疗方案丧失信心第52-55页
        三、通过自我医疗获得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感的体验第55-56页
        四、慢性病老人的原有生活安排与疾病治疗方案发生冲突的现实困难第56-58页
    第二节 影响非处方药使用行为的个人经验的主要特征第58-64页
        一、出于安全性的考虑第58-60页
        二、出于方便性的考虑第60-62页
        三、受医患双方之间不良沟通的影响第62-64页
第五章 研究讨论第64-74页
    第一节 影响慢性病老人个人经验的心理机制分析第64-69页
        一、对药物的错误认知促使慢性病老人产生消极情绪第64-66页
        二、对治疗结果的不当期待造成失落情绪第66-68页
        三、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个人偏好影响慢性病老人的选择第68-69页
    第二节 社会工作者介入居家慢性病老人非处方药物使用问题的建议第69-74页
        一、增进慢性病老人对于中西药物的正确认知第69-71页
        二、提高慢性病老人在疾病治疗方案中的参与度第71-72页
        三、促进慢性病老人与医务人员之间的良性沟通第72-74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局限第74-76页
    第一节 研究总结第74-75页
    第二节 研究不足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1世纪初俄罗斯的环境安全
下一篇:中国对老挝的援助研究(200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