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医案、医话(临床经验)论文

张学丽导师麦粒灸临床经验总结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符号说明第10-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20页
    1. 灸法概述第11-14页
        1.1 灸法的发展第11-13页
        1.2 艾炷、艾条和艾叶第13页
        1.3 艾灸的功效第13-14页
    2. 麦粒灸的概况第14-19页
        2.1 麦粒灸的概念第14-15页
        2.2 麦粒灸的临床特点第15页
        2.3 麦粒灸的现代机理研究第15-16页
        2.4 麦粒灸的临床应用第16-19页
    3. 总结第19-20页
第二部分 张学丽主任医师运用麦粒灸的临床经验总结第20-31页
    1. 麦粒灸结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临床疗效及高频超声的观察第20-22页
        1.1 带状疱疹概述第20页
        1.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3 研究结果第21页
        1.4 研究结论第21-22页
    2. 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第22-23页
        2.1 慢性湿疹概述第22页
        2.2 研究方法第22页
        2.3 研究结果第22-23页
        2.4 研究结论第23页
    3. 麦粒灸“结筋病灶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第23-24页
        3.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概述第23页
        3.2 研究方法第23-24页
        3.3 研究结果第24页
        3.4 研究结论第24页
    4. 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第24-25页
        4.1 腰痛概述第24-25页
        4.2 研究方法第25页
        4.3 研究结果第25页
        4.4 研究结论第25页
    5. 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第25-26页
        5.1 神经根型颈椎病概述第25-26页
        5.2 研究方法第26页
        5.3 研究结果第26页
        5.4 研究结论第26页
    6. 探讨及分析第26-31页
        6.1 各临床研究总有效率对比第26-27页
        6.2 麦粒灸的作用机理第27-30页
        6.3 研究结果及启示第30-31页
前言第31-32页
第三部分 临床病例观察第32-53页
    1. 研究对象第32页
    2. 诊断标准第32-33页
        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一版临床神经外科学)诊断标准如下第32页
        2.2 中医诊断标准及分型(参考第二版针灸学)诊断标准如下如下第32-33页
    3. 纳入标准第33页
    4. 排除标准第33页
    5. 脱落标准第33页
    6. 程度评定分级标准以及疗效评价第33-34页
        6.1 程度评定分级标准第33-34页
        6.2 疗效评价第34页
    7. 研究方法第34-35页
        7.1 治疗方法第34-35页
        7.2 观察内容第35页
        7.3 安全评价第35页
    8. 典型病案第35-46页
        8.1 病案一第35-38页
        8.2 病案二第38-43页
        8.3 病案三第43-46页
    9. 小结第46-49页
        9.1 治疗结果第46-47页
        9.2 解痉点的出现频次第47-48页
        9.3 麦粒灸点的出现频次第48-49页
        9.4 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评价第49页
    10. 讨论第49-53页
        10.1 主穴的分析第49-50页
        10.2 麦粒灸的原理第50-51页
        10.3 经筋理论第51页
        10.4 麦粒灸对面肌痉挛的作用探讨第51-52页
        10.5 结论第52-53页
结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附录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个人简历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探讨先天禀赋与支气管哮喘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刘焰刚导师“松、正、理”三步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