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外科论文--现代医学外科疾病论文

中药湿热敷治疗中、重度肝郁气滞型乳痛症的临床观察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3-30页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于乳痛症的研究概述第13-23页
        1 乳痛症的发病原因第13-16页
        2 乳痛症的临床表现第16页
        3 乳痛症的治疗进展第16-19页
        4 乳痛症的预防第19-20页
        5 结语第20-21页
        参考文献第21-23页
    综述二 祖国医学对于乳痛症的研究进展第23-30页
        1 乳癖的病因病机第23页
        2 中医辨证分型第23-24页
        3 中医内治法研究进展第24-25页
        4 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第25-27页
        5 结语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0页
前言第30-32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32-59页
    1 临床资料第32页
    2 诊断标准第32-33页
        2.1 西医诊断标准第32页
        2.2 中医诊断标准第32-33页
    3 研究方案第33-40页
        3.1 纳入标准第33页
        3.2 排除标准第33-34页
        3.3 终止和剔除标准第34页
        3.4 治疗方法及疗程第34-35页
        3.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指标第35-40页
        3.6 数据统计方法第40页
    4 研究结果第40-49页
        4.1 一般资料分析第40-45页
        4.2 疗效评价第45-48页
        4.3 小结第48-49页
    5 讨论第49-58页
        5.1 中医治疗中、重度肝郁气滞型乳痛症的优势第50-51页
        5.2 中医湿热敷在治疗中、重度肝郁气滞型乳痛症的优势第51页
        5.3 耳穴历史悠久,临床意义重大第51-52页
        5.4 中医湿热敷配合耳穴压丸疗法效果显著,临床意义重大第52页
        5.5 自制中药膏膜组方讨论第52-55页
        5.6 研究结果分析第55-57页
        5.7 结论第57-58页
    6 不足与展望第58-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附录第63-72页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风一体化”治疗缺血性卒中(中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李海松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经验及相关动物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