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红芪谱—效相关性及红芪多糖防治肝纤维化性骨丢失的探讨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综述第11-18页
    1.1 红芪第11页
    1.2 中药谱效关系第11-12页
    1.3 肝纤维化第12页
    1.4 骨质疏松第12-13页
    1.5 肝纤维化性骨丢失第13-14页
    1.6 立题依据第14-17页
    研究思路第17-18页
第二章 红芪药材抗肝纤维化作用的谱效研究第18-26页
    2.1 材料第18-19页
        2.1.1 仪器第18页
        2.1.2 试剂第18-19页
        2.1.3 实验动物第19页
    2.2 实验方法第19-21页
        2.2.1 红芪不同提取部位的制备第19页
        2.2.2 红芪不同有效部位的抗肝纤维化药效第19-20页
        2.2.3 10批红芪乙醇提取部位的抗肝纤维化药效第20页
        2.2.4 10批红芪乙醇提取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第20-21页
    2.3 结果第21-24页
        2.3.1 红芪不同给药部位药效学研究第21页
        2.3.2 10批红芪乙醇提取部位的抗肝纤维化作用第21-22页
        2.3.3 10批红芪药材乙醇提取部位HPLC指纹图谱第22-24页
        2.3.4 谱效相关性分析第24页
    2.4 讨论第24-26页
        2.4.1 统计方法第24-25页
        2.4.2 药效学实验第25页
        2.4.3 HPLC色谱条件优化第25-26页
第三章 红芪药材提高大鼠峰值骨量的谱效研究第26-39页
    3.1 实验材料第26-27页
        3.1.1 仪器第26页
        3.1.2 试剂第26页
        3.1.3 动物第26-27页
    3.2 实验方法第27-30页
        3.2.1 红芪不同提取部位的制备第27页
        3.2.2 红芪不同提取部位提高峰值骨量的作用第27页
        3.2.3 不同产地红芪总提取部位提高峰值骨量的作用第27-30页
        3.2.4 不同产地红芪总提取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第30页
    3.3 结果第30-37页
        3.3.1 红芪不同给药部位提高大鼠峰值骨量药效学研究第30页
        3.3.2 不同产地红芪总提取部位提高大鼠峰值骨量的作用第30页
        3.3.3 不同产地红芪总提取部位HPLC指纹图谱第30-32页
        3.3.4 谱效相关性分析第32-37页
    3.4 讨论第37-39页
        3.4.1 药效学实验第37页
        3.4.2 统计学方法第37-38页
        3.4.3 HPLC色谱条件优化第38-39页
第四章 红芪多糖对肝纤维化及骨丢失的防治作用探讨第39-46页
    4.1 材料第39页
        4.1.1 仪器第39页
        4.1.2 试剂第39页
        4.1.3 动物第39页
    4.2 实验方法第39-41页
        4.2.1 样品制备第39-40页
        4.2.2 动物处理第40页
        4.2.3 测定指标第40-41页
        4.2.4 统计方法第41页
    4.3 结果第41-44页
        4.3.1 血清指标及脏器指数第41-42页
        4.3.2 组织学病理研究第42-43页
        4.3.3 药效指标第43-44页
    4.4 讨论第44-46页
        4.4.1 CCl4导致小鼠肝纤维化第44页
        4.4.2 肝纤维化性骨丢失第44页
        4.4.3 阳性药及测定指标的选择第44-4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6-48页
    5.1 主要结论第46页
    5.2 工作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5页
缩略词表第55-56页
硕士期间主要工作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主成分分析网络与支持向量机的肺结节辅助诊断
下一篇:火焰温度场及组分浓度场协同测量的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