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11页 |
ABSTRACT | 第11-1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9-34页 |
1.1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简介 | 第19-20页 |
1.2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致病机制研究概述 | 第20-22页 |
1.3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T3SS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1.4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致病调控系统研究进展 | 第25-33页 |
1.4.1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hrp调控研究进展 | 第25-28页 |
1.4.2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rpf调控研究进展 | 第28-33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3-3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4-62页 |
2.1 菌株、质粒、引物、菌株培养条件 | 第34-44页 |
2.2 基本遗传操作 | 第44页 |
2.3 Xcc电转化感受态制备 | 第44-45页 |
2.4 突变库构建 | 第45-46页 |
2.5 突变位点定位 | 第46-47页 |
2.6 启动子点突变 | 第47-48页 |
2.7 植物组织液提取 | 第48页 |
2.8 GUS酶活检测 | 第48-49页 |
2.9 GUS组织化学染色 | 第49-50页 |
2.10 HR检测 | 第50-51页 |
2.10.1 HR定性检测 | 第50页 |
2.10.2 HR定量检测 | 第50-51页 |
2.11 RNA提取 | 第51页 |
2.12 转录组测序 | 第51-52页 |
2.13 RT-PCR | 第52页 |
2.14 qRT-PCR | 第52-53页 |
2.15 c-di-GMP含量测定 | 第53-55页 |
2.16 蛋白表达纯化 | 第55-56页 |
2.17 SDS-PAGE凝胶电泳 | 第56页 |
2.18 凝胶电泳迁移试验EMSA | 第56-57页 |
2.19 细菌双杂交B2H | 第57-58页 |
2.20 蛋白组测序 | 第58-62页 |
2.20.1 总蛋白提取 | 第58-59页 |
2.20.2 蛋白酶解 | 第59页 |
2.20.3 肽段同位素标记 | 第59页 |
2.20.4 HPLC分级 | 第59-60页 |
2.20.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第60页 |
2.20.6 数据库搜索 | 第60-62页 |
第三章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RpfC调控hrpX表达 | 第62-102页 |
3.1 引言 | 第62页 |
3.2 XB003中hrpx以表达降低 | 第62-63页 |
3.3 RpfC调控hrpX表达 | 第63-66页 |
3.4 RpfC影响HR | 第66-68页 |
3.5 转录组测序 | 第68-79页 |
3.6 c-di-GMP含量测定 | 第79-81页 |
3.7 Clp蛋白表达纯化 | 第81页 |
3.8 Clp与hrpX启动子的结合检测 | 第81-87页 |
3.9 CBSs点突变 | 第87-88页 |
3.10 细菌双杂交筛选与RpfC互作的候选蛋白 | 第88-90页 |
3.11 XC0198、 XC0816、 XC3059不调控hrpX表达 | 第90-92页 |
3.12 蛋白组测序 | 第92-101页 |
3.13 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02-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30页 |
附录 | 第130-167页 |
致谢 | 第167-169页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69-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