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正反馈行为交易机制下的股票市场波动效应研究--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问题提出第11-12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3.1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3.2 研究意义第13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5页
        1.4.1 研究思路第13-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 相关文献综述第15-21页
        1.5.1 外文文献研究第15-17页
        1.5.2 国内文献研究第17-20页
        1.5.3 已有文献贡献与不足第20-21页
    1.6 创新点第21-22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2-30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2-24页
        2.1.1 虚拟资本第22页
        2.1.2 虚拟经济第22页
        2.1.3 广义虚拟经济第22-23页
        2.1.4 羊群行为第23页
        2.1.5 反馈交易第23-24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4-29页
        2.2.1 价值决定理论第24-25页
        2.2.2 股票价格决定理论第25-26页
        2.2.3 股票价格波动理论第26-27页
        2.2.4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第27-29页
    2.3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我国股票市场的正反馈交易及波动效应现状分析第30-38页
    3.1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历程第30-31页
    3.2 我国股票市场现状特征分析第31-34页
        3.2.1 股票市场结构失调第31-32页
        3.2.2 股票市场“政策市”特征较为明显第32-33页
        3.2.3 股票市场的指数不能反映经济全貌第33-34页
    3.3 我国股票市场正反馈交易及波动效应原因分析第34-35页
        3.3.1 供求关系的主导第34页
        3.3.2 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不成熟第34-35页
        3.3.3 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第35页
    3.4 我国股票市场正反馈交易及波动效应影响分析第35-37页
        3.4.1 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第35-36页
        3.4.2 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第36页
        3.4.3 对相关市场的影响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我国股票市场正反馈交易机制及波动效应的计量检验第38-56页
    4.1 检验思路与数据说明第38-39页
        4.1.1 检验思路第38页
        4.1.2 数据说明第38-39页
    4.2 数据描述性统计、平稳性检验与自相关检验第39-45页
        4.2.1 数据描述性统计第39-41页
        4.2.2 平稳性检验第41-42页
        4.2.3 自相关检验第42-45页
    4.3 波动集聚效应检验第45-48页
    4.4 非对称冲击效应检验第48-49页
    4.5 波动溢出效应检验第49-51页
    4.6 误差修正机制检验第51-53页
    4.7 检验结果第53-55页
    4.8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6-64页
    5.1 结论第56-58页
    5.2 政策建议第58-62页
        5.2.1 稳定投资信心结构,引导回归价值投资第58-59页
        5.2.2 加速财富标志泛化,释放国家利好信息第59-60页
        5.2.3 适当控制监管程度,营造良好股市环境第60-61页
        5.2.4 完善体制机制调整,规范股东减持行为第61-62页
    5.3 不足与研究展望第62-64页
        5.3.1 不足第62页
        5.3.2 研究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静电纺微纳米纤维吸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钢网微小缺陷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