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

基于源网荷三侧协同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1 多能源互补协同研究第12-13页
        1.2.2 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研究第13-15页
        1.2.3 多能源网络传输过程分析第15-18页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8-20页
2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综合能源系统荷侧分析及建模第20-28页
    2.1 经济学效用理论第20-22页
    2.2 荷侧用户行为分析第22-24页
        2.2.1 用户选择决策前提第22页
        2.2.2 特定用户的供暖决策效用函数第22-23页
        2.2.3 不同供暖方式的用户选择比例第23-24页
    2.3 荷侧经济建模第24-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8页
3 基于能量网络理论的综合能源系统网侧分析及建模第28-38页
    3.1 能量网络理论第28-30页
    3.2 能量网络理论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第30-31页
    3.3 各类能量的网络传递规律第31-37页
        3.3.1 电能在能量网络中的等效传输过程第34-35页
        3.3.2 热能在能量网络中的等效传输过程第35-36页
        3.3.3 天然气能在能量网络中的等效传输过程第36-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4 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综合能源系统源侧分析及建模第38-49页
    4.1 源侧经济建模第38-41页
        4.1.1 多能协同优化负成本第38-39页
        4.1.2 源侧全寿命周期成本分解第39-41页
        4.1.3 源侧全寿命周期成本建模第41页
    4.2 源侧供电成本分析建模第41-44页
    4.3 源侧供热成本分析建模第44-46页
    4.4 源侧供气成本分析建模第46-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9页
5 综合能源系统源网荷联合优化第49-60页
    5.1 双目标优化模型与求解第49-51页
        5.1.1 目标函数与约束函数第49-50页
        5.1.2 双目标优化求解第50-51页
    5.2 算例设置第51-53页
    5.3 未加入天然气网络的热电联供系统模型第53-54页
        5.3.1 源侧热电联产电厂运行分析第53页
        5.3.2 网荷侧消费分析第53-54页
    5.4 考虑热电协同天然气供暖的热电气联供系统模型第54-58页
        5.4.1 源侧热电联产电厂运行分析第54-55页
        5.4.2 网荷侧消费分析第55-57页
        5.4.3 双目标优化结果比较第57-58页
    5.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0-63页
    6.1 全文总结第60-61页
    6.2 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69页
附录第69-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计及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规划方法研究
下一篇:±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