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多能源互补协同研究 | 第12-13页 |
1.2.2 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研究 | 第13-15页 |
1.2.3 多能源网络传输过程分析 | 第15-18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8-20页 |
2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综合能源系统荷侧分析及建模 | 第20-28页 |
2.1 经济学效用理论 | 第20-22页 |
2.2 荷侧用户行为分析 | 第22-24页 |
2.2.1 用户选择决策前提 | 第22页 |
2.2.2 特定用户的供暖决策效用函数 | 第22-23页 |
2.2.3 不同供暖方式的用户选择比例 | 第23-24页 |
2.3 荷侧经济建模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3 基于能量网络理论的综合能源系统网侧分析及建模 | 第28-38页 |
3.1 能量网络理论 | 第28-30页 |
3.2 能量网络理论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 第30-31页 |
3.3 各类能量的网络传递规律 | 第31-37页 |
3.3.1 电能在能量网络中的等效传输过程 | 第34-35页 |
3.3.2 热能在能量网络中的等效传输过程 | 第35-36页 |
3.3.3 天然气能在能量网络中的等效传输过程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综合能源系统源侧分析及建模 | 第38-49页 |
4.1 源侧经济建模 | 第38-41页 |
4.1.1 多能协同优化负成本 | 第38-39页 |
4.1.2 源侧全寿命周期成本分解 | 第39-41页 |
4.1.3 源侧全寿命周期成本建模 | 第41页 |
4.2 源侧供电成本分析建模 | 第41-44页 |
4.3 源侧供热成本分析建模 | 第44-46页 |
4.4 源侧供气成本分析建模 | 第46-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5 综合能源系统源网荷联合优化 | 第49-60页 |
5.1 双目标优化模型与求解 | 第49-51页 |
5.1.1 目标函数与约束函数 | 第49-50页 |
5.1.2 双目标优化求解 | 第50-51页 |
5.2 算例设置 | 第51-53页 |
5.3 未加入天然气网络的热电联供系统模型 | 第53-54页 |
5.3.1 源侧热电联产电厂运行分析 | 第53页 |
5.3.2 网荷侧消费分析 | 第53-54页 |
5.4 考虑热电协同天然气供暖的热电气联供系统模型 | 第54-58页 |
5.4.1 源侧热电联产电厂运行分析 | 第54-55页 |
5.4.2 网荷侧消费分析 | 第55-57页 |
5.4.3 双目标优化结果比较 | 第57-5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0-63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0-61页 |
6.2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