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3页 |
1.2.1 电动汽车接入对电网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议 | 第12页 |
1.2.3 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电动汽车充电的负荷模型 | 第15-26页 |
2.1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5-20页 |
2.1.1 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及充电频次 | 第15-16页 |
2.1.2 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曲线 | 第16-17页 |
2.1.3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及时空分布 | 第17-20页 |
2.1.4 电动汽车的充电策略 | 第20页 |
2.2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计算 | 第20-25页 |
2.2.1 现行峰谷分时电价无序充电策略下的负荷模型 | 第20-24页 |
2.2.2 电动汽车分时电价策略下的负荷模型 | 第24-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考虑峰谷分时电价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策略 | 第26-46页 |
3.1 智能充电策略简介 | 第26页 |
3.2 考虑峰谷分时电价的智能充电策略 | 第26-32页 |
3.2.1 目标函数 | 第27-29页 |
3.2.2 约束条件 | 第29-30页 |
3.2.3 框架原理 | 第30-32页 |
3.3 智能优化模块的实现 | 第32-41页 |
3.3.1 智能优化模块实现方案一 | 第32-35页 |
3.3.2 智能优化模块实现方案二 | 第35-38页 |
3.3.3 智能优化模块实现两种方案对比分析 | 第38-41页 |
3.4 不同充电策略下电动汽车充电接纳能力的对比 | 第41-44页 |
3.4.1 居民区变压器接纳能力 | 第42-43页 |
3.4.2 商业办公区变压器接纳能力 | 第43-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稳态运行的影响 | 第46-62页 |
4.1 潮流计算简介及配电网数据 | 第46-47页 |
4.1.1 配电网潮流计算简介 | 第46页 |
4.1.2 配电网模型及数据来源 | 第46-47页 |
4.2 电动汽车充电对居民负荷10kv出线的影响 | 第47-54页 |
4.2.1 网络参数及负荷数据 | 第47-48页 |
4.2.2 充电负荷的分配 | 第48页 |
4.2.3 充电负荷对配电网的稳态运行影响 | 第48-53页 |
4.2.4 限制电动汽车接纳能力的主要因素 | 第53-54页 |
4.3 电动汽车充电对居民、商业负荷混合10kv出线的影响 | 第54-60页 |
4.3.1 网络参数及负荷数据 | 第54-56页 |
4.3.2 充电负荷的分配 | 第56页 |
4.3.3 充电负荷对配电网的稳态运行影响 | 第56-60页 |
4.3.4 限制电动汽车接纳能力的主要因素 | 第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总结 | 第62-63页 |
5.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