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四川省南充、江西省南昌地区H5N6禽流感病毒分离、进化分析及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探究H10N8禽流感病毒鼠肺适应的分子演化过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1页
    1.1 禽流感病毒简述第11-13页
        1.1.1 PB2基因、PB1基因和PA基因第12-13页
        1.1.2 HA基因和NA基因第13页
        1.1.3 NP基因第13页
        1.1.4 NS基因第13页
    1.2 禽流感病毒疫情与检测第13-17页
        1.2.1 我国禽流感现状第13-16页
        1.2.2 H10N8亚型禽流感病毒疫情第16-17页
    1.3 禽流感病毒检测第17-21页
        1.3.1 病原学分析第18页
        1.3.2 血清学分析第18-21页
第二章 四川省南充、江西省南昌地区H5N6禽流感病毒分离及进化分析第21-37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21-22页
        2.2.1 实验材料第21-22页
    2.3 实验方法第22-28页
        2.3.1 样品采集第22页
        2.3.2 病毒分离第22-23页
        2.3.3 病毒分离纯化第23页
        2.3.4 病毒RNA提取第23-24页
        2.3.5 病毒单链cDNA合成第24页
        2.3.6 禽流感病毒鉴定第24-25页
        2.3.7 禽流感病毒亚型鉴定第25-27页
        2.3.8 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组PCR扩增及测序第27-28页
    2.4 结果第28-36页
        2.4.1 病毒分离和鉴定第28-29页
        2.4.2 H5N6禽流感病毒系统进化分析第29-32页
        2.4.3 H5N6禽流感病毒蛋白特征分析第32-34页
        2.4.4 血凝抑制实验第34-36页
    2.5 讨论第36-37页
第三章 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探究H10N8禽流感病毒鼠肺适应的分子演化过程第37-46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37-39页
        3.2.1 实验材料第37-38页
        3.2.2 实验方法第38-39页
    3.3 结果第39-45页
        3.3.1 H10N8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组测序数据第39-40页
        3.3.2 P0,P2,P4和P6代病毒比对第40-41页
        3.3.3 H10N8亚型禽流感病毒在传代过程中的突变第41-42页
        3.3.4 高多态性位点在病毒进化中的体现第42页
        3.3.5 氨基酸位点的变化与病毒的致病力关系第42-45页
    3.4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1页
致谢第51-52页
读研期间文章发表和录用情况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成生物技术的伦理反思
下一篇:星豹蛛表型季节性差异及抗逆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