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ZnSe量子点敏化纳米TiO2光阳极太阳电池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现状第12-14页
        1.2.1 硅晶太阳能电池第12-13页
        1.2.2 薄膜太阳能电池第13页
        1.2.3 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第13-14页
    1.3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简介第14-18页
        1.3.1 量子点的基本特性第14-15页
        1.3.2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第15-16页
        1.3.3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6-18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实验设备与原理第20-25页
    2.1 表面光电压谱(SPV)第20-23页
        2.1.1 表面光电压产生原理第20-21页
        2.1.2 表面光电压谱的测试方法第21-22页
        2.1.3 表面光电压谱的应用第22-23页
    2.2 伏安特性曲线(J-V)第23-25页
第3章 掺La介孔纳米TiO_2薄膜的制作与表征第25-35页
    3.1 实验部分第25-27页
        3.1.1 实验原料与设备第25-26页
        3.1.2 介孔TiO_2粉末的制备第26页
        3.1.3 介孔TiO_2薄膜的制备第26-27页
    3.2 表征分析第27-34页
        3.2.1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第27-28页
        3.2.2 XRD分析第28-29页
        3.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第29-30页
        3.2.4 稳态表面光电压谱(SPS)第30-31页
        3.2.5 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EFISPS)第31-32页
        3.2.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第32-33页
        3.2.7 瞬态表面光电压谱(TPV)第33-34页
    3.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ZnSe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35-47页
    4.1 ZnSe量子点的制备第35-36页
        4.1.1 实验原料与设备第35-36页
        4.1.2 Zn Se量子点的制备第36页
    4.2 不同Zn源对ZnSe量子点的影响第36-45页
        4.2.1 XRD分析第36-37页
        4.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第37-38页
        4.2.3 傅里叶变化红外谱图(FT-IR)分析第38-39页
        4.2.4 拉曼光谱(Raman)分析第39-40页
        4.2.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第40-41页
        4.2.6 稳态表面光电压谱(SPS)第41-42页
        4.2.7 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EIFSPS)第42-44页
        4.2.8 瞬态光电压谱(TPV)第44-45页
    4.3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5章 ZnSe量子点敏化纳米TiO_2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47-67页
    5.1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第47-50页
        5.1.1 实验原料及设备第47-48页
        5.1.2 光阳极的制备第48-49页
        5.1.3 电解液的制备第49页
        5.1.4 对电极的制备第49页
        5.1.5 太阳能电池的组装第49-50页
    5.2 量子点Zn源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50-59页
        5.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第50-52页
        5.2.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第52-53页
        5.2.3 稳态表面光电压谱(SPS)第53-55页
        5.2.4 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EFISPS)第55-57页
        5.2.5 瞬态光电压谱(TPV)第57-58页
        5.2.6 伏安特性曲线(J-V)第58-59页
    5.3 Nano-TiO_2薄膜厚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59-62页
        5.3.1 薄膜厚度第59-60页
        5.3.2 稳态表面光电压谱(SPS)第60-61页
        5.3.3 伏安特性曲线(J-V)第61-62页
    5.4 电解液浓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62-65页
        5.4.1 循环伏安特性曲线(C-V)第62-64页
        5.4.2 伏安特性曲线(J-V)第64-65页
    5.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粒子滤波的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研究
下一篇:基于数字控制及谐振门极驱动的高频功率变换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