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丝网增强铝基复合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 第12-16页 |
1.2.1 金属基复合材料 | 第12-14页 |
1.2.2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强体概况 | 第14-16页 |
1.2.3 纤维编织布增强型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 第16页 |
1.3 钢丝网增强复合板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金属层状复合板制备工艺 | 第18-20页 |
1.4.1 固-固相复合 | 第18页 |
1.4.2 固-液相复合 | 第18-19页 |
1.4.3 液-液相复合 | 第19-20页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钢丝网增强复合板轧制复合工艺研究方法 | 第21-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2-25页 |
2.2.1 冷轧复合实验轧机 | 第22-23页 |
2.2.2 铸轧复合实验轧机 | 第23页 |
2.2.3 加热装置 | 第23-24页 |
2.2.4 测温装置 | 第24页 |
2.2.5 浇铸装置 | 第24-25页 |
2.3 复合板微观形貌分析及力学性能表征 | 第25-29页 |
2.3.1 微观形貌分析 | 第25-26页 |
2.3.2 界面扫描电镜分析 | 第26页 |
2.3.3 拉伸实验 | 第26-27页 |
2.3.4 弯曲实验 | 第27-28页 |
2.3.5 多次折弯实验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冷轧复合实验研究 | 第30-42页 |
3.1 实验原理 | 第30页 |
3.2 实验方案及实验过程 | 第30-32页 |
3.2.1 实验方案 | 第30-31页 |
3.2.2 实验过程 | 第31-32页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2-38页 |
3.3.1 界面结合过程 | 第32-35页 |
3.3.2 力学性能分析 | 第35-38页 |
3.4 热处理工艺对钢丝网增强铝基复合板的影响 | 第38-41页 |
3.4.1 退火工艺方案 | 第39页 |
3.4.2 退火态复合板复合界面 | 第39-40页 |
3.4.3 退火态复合板结合性能 | 第40-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液-固-固”铸轧复合实验研究 | 第42-54页 |
4.1 实验原理 | 第42-43页 |
4.2 实验方案 | 第43-44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4-51页 |
4.3.1 金相实验 | 第44-45页 |
4.3.2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 第45-47页 |
4.3.3 拉伸实验 | 第47-50页 |
4.3.4 退火对复合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5 弯曲实验 | 第51页 |
4.4 增强原理分析 | 第51-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液-固-液”铸轧复合实验研究 | 第54-68页 |
5.1 实验原理 | 第54-55页 |
5.2 关键问题解决方式 | 第55-58页 |
5.2.1 布流器设计 | 第55-56页 |
5.2.2 复合板中间夹层对中性问题 | 第56-57页 |
5.2.3 钢丝网目数选择 | 第57-58页 |
5.3 制备工艺确定 | 第58-60页 |
5.4 结果与分析 | 第60-67页 |
5.4.1 铸轧热-力结果测试 | 第60-62页 |
5.4.2 界面结合过程分析 | 第62-65页 |
5.4.3 扫描电镜分析 | 第65-66页 |
5.4.4 拉伸实验 | 第66-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