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创伤外科学论文--烧伤及烫伤(灼伤)论文

新型纳米晶体银锌敷料对大鼠深Ⅱ度烫伤感染创面的效果研究

缩略语表第5-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前言第11-15页
文献回顾第15-24页
实验一 大鼠深Ⅱ度烫伤合并创面感染模型的研制第24-3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27页
        1.1 实验动物、细菌菌株及主要试剂、仪器来源第24-25页
        1.2 烫伤模型制备第25页
        1.3 细菌菌悬液制备和创面感染模型制备第25-26页
            1.3.1 细菌菌悬液制备第25页
            1.3.2 感染模型制作第25-26页
        1.4 痂下细菌定量和创面愈合标准第26页
        1.5 创面细菌接种方法比较第26-27页
        1.6 统计学分析第27页
    2 结果第27-31页
        2.1 大体观察第27页
        2.2 致伤时间筛选第27-28页
        2.3 各组大鼠全身状况及创面病理组织学观察第28-29页
        2.4 痂下细菌定量第29页
        2.5 创面愈合病理观察及愈合时间比较第29-30页
        2.6 切痂涂抹法和痂下埋藏法两种接种方法比较第30-31页
    3 讨论第31-34页
实验二 新型纳米晶体银锌敷料对大鼠深Ⅱ度烫伤感染创面的疗效第34-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4-36页
        1.1 实验动物、主要材料、仪器试剂来源第34-35页
        1.2 制作深Ⅱ度烫伤感染模型及动物分组第35页
        1.3 评价指标第35-36页
            1.3.1 痂下细菌定量第35页
            1.3.2 ELISA检测炎症因子浓度第35-36页
            1.3.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第36页
            1.3.4 愈合标准第36页
        1.4 统计学处理第36页
    2 结果第36-40页
        2.1 一般情况观察第36-37页
        2.2 痂下细菌定量第37页
        2.3 炎症因子浓度的变化第37-38页
        2.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第38-39页
        2.5 创面愈合病理观察及愈合时间比较第39-40页
    3 讨论第40-42页
小结第42-43页
总结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2页
个人简历和学术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现象中的预测价值
下一篇:刺激α7N型乙酰胆碱受体调控IFITM3发挥抗凋亡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