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字母注释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张力腿平台及管道机械连接器相关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1.2.1 张力腿平台及张力系索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厚壁圆筒理论及液力胀接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3 管道机械连接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8-22页 |
1.2.4 TLP系索机械连接器面临的技术问题 | 第22-2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TLP张力系索机械连接器结构方案及力学模型 | 第25-35页 |
2.1 TLP张力系索机械连接器方案 | 第25-27页 |
2.1.1 机械连接器总体结构 | 第25-26页 |
2.1.2 机械连接器详细结构及尺寸规划 | 第26-27页 |
2.2 TLP张力系索机械连接器连接原理 | 第27-28页 |
2.3 TLP张力系索机械连接器力学模型 | 第28-34页 |
2.3.1 机械连接器整体力学模型 | 第28-30页 |
2.3.2 机械连接器齿形力学模型 | 第30-32页 |
2.3.3 机械连接器安装/拆卸所需内压计算模型 | 第32-34页 |
2.4 本章总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TLP张力系索机械连接器结构参数优化 | 第35-46页 |
3.1 机械连接器关键参数优化数学模型 | 第35-40页 |
3.1.1 优化问题描述 | 第35-36页 |
3.1.2 优化设计变量与目标函数 | 第36-38页 |
3.1.3 优化约束函数 | 第38-40页 |
3.2 机械连接器数学模型求解方法 | 第40-42页 |
3.2.1 基于Fmincon的优化模型求解 | 第40-41页 |
3.2.2 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模型求解 | 第41-42页 |
3.2.3 基于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的求解方法 | 第42页 |
3.3 机械连接器结构参数优化结果 | 第42-45页 |
3.3.1 Fmincon优化结果 | 第42-43页 |
3.3.2 遗传算法优化结果 | 第43-44页 |
3.3.3 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优化结果 | 第44-45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TLP张力系索机械连接器静力学仿真研究 | 第46-71页 |
4.1 基于Creo的机械连接器参数化建模 | 第46-53页 |
4.1.1 机械连接器其他结构参数确定 | 第46-48页 |
4.1.2 机械连接器的参数化建模 | 第48-53页 |
4.2 连接器安装及使用要求评估条件 | 第53-54页 |
4.3 机械连接器有限元分析仿真 | 第54-63页 |
4.3.1 安装要求下的有限元仿真 | 第54-60页 |
4.3.2 使用要求下的有限元仿真 | 第60-63页 |
4.4 不同模型方案、参数下的机械连接器分析对比 | 第63-69页 |
4.4.1 考虑不同结构形式下的安装要求分析 | 第63-66页 |
4.4.2 考虑不同结构形式下的使用要求分析 | 第66-68页 |
4.4.3 Ⅲ模型过渡圆弧不同厚度下的安装要求分析对比 | 第68-69页 |
4.5 本章总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TLP张力系索机械连接器疲劳强度分析 | 第71-86页 |
5.1 TLP张力系索机械连接器疲劳分析流程 | 第71-73页 |
5.1.1 机械连接器疲劳分析流程 | 第71-72页 |
5.1.2 机械连接器疲劳分析方法 | 第72-73页 |
5.2 基于AQWA的TLP水动力分析 | 第73-80页 |
5.2.1 TLP水动力分析前处理 | 第73-77页 |
5.2.2 HD衍射/辐射分析结果 | 第77-78页 |
5.2.3 时域分析结果 | 第78-80页 |
5.3 TLP张力系索机械连接器疲劳分析 | 第80-85页 |
5.3.1 Abaqus系索静力学分析前处理 | 第80-81页 |
5.3.2 张力系索机械连接器静力学分析结果 | 第81-83页 |
5.3.3 机械连接器疲劳寿命计算 | 第83-8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6.1 结论 | 第86-87页 |
6.2 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