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交叉偏振成像的皮肤检测与算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1.3 偏振测量系统 | 第10-16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2 偏振成像检测的原理 | 第18-29页 |
2.1 偏振光的分类 | 第18-20页 |
2.1.1 自然光 | 第18-19页 |
2.1.2 完全偏振光 | 第19-20页 |
2.1.3 部分偏振光 | 第20页 |
2.2 偏振态的定量描述 | 第20-24页 |
2.2.1 三角函数法 | 第21-22页 |
2.2.2 Stokes矢量法 | 第22页 |
2.2.3 Jones矢量法 | 第22-23页 |
2.2.4 邦加球图示法 | 第23-24页 |
2.3 线偏振器 | 第24-25页 |
2.3.1 偏振棱镜 | 第24页 |
2.3.2 光滑介质板 | 第24-25页 |
2.3.3 偏振片 | 第25页 |
2.4 交叉偏振皮肤检测的测量原理 | 第25-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移动式交叉偏振皮肤检测系统的软硬件实现 | 第29-39页 |
3.1 系统的硬件部分 | 第29页 |
3.2 红棕检测 | 第29-32页 |
3.3 毛孔、皱纹、纹理的检测 | 第32-38页 |
3.3.1 框选面部皮肤区域 | 第32-34页 |
3.3.2 斑点检测算法 | 第34-36页 |
3.3.3 皱纹检测算法 | 第36-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39-52页 |
4.1 光源的均匀性 | 第39-45页 |
4.2 成像结果分析 | 第45-51页 |
4.2.1 手机软件简介 | 第45-47页 |
4.2.2 成像及检测效果 | 第47-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附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