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来源与项目依托 | 第9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3.1 国内外石墨矿床研究情况 | 第10-13页 |
1.3.2 研究区以往区域地质工作情况 | 第13-14页 |
1.3.3 研究区以往地质矿产工作情况 | 第14-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6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17-18页 |
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8-30页 |
2.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 第18页 |
2.2 地层 | 第18-24页 |
2.2.1 中元古界 | 第21-22页 |
2.2.2 新元古界 | 第22页 |
2.2.3 古生界 | 第22页 |
2.2.4 中生界 | 第22-23页 |
2.2.5 新生界 | 第23-24页 |
2.3 岩浆岩 | 第24-26页 |
2.3.1 侵入岩 | 第24-26页 |
2.3.2 脉岩 | 第26页 |
2.4 变质岩 | 第26-27页 |
2.5 构造 | 第27-28页 |
2.6 区域矿产特征 | 第28-30页 |
3 研究区地质特征 | 第30-43页 |
3.1 地层 | 第31-38页 |
3.1.1 长城系白云鄂博群尖山组(Chj) | 第31-37页 |
3.1.2 蓟县系白云鄂博群哈拉霍圪特组(Jxh) | 第37-38页 |
3.1.3 新近系宝格达乌拉组(N2b) | 第38页 |
3.2 岩浆岩 | 第38-39页 |
3.3 变质作用 | 第39页 |
3.4 构造 | 第39-43页 |
3.4.1 褶皱构造 | 第40-41页 |
3.4.2 节理和裂隙 | 第41-43页 |
4 矿床地质特征 | 第43-54页 |
4.1 矿体特征 | 第43-47页 |
4.2 矿石特征 | 第47-49页 |
4.2.1 矿石的结构和构造 | 第47-48页 |
4.2.2 矿物成分及特征 | 第48-49页 |
4.3 矿石类型 | 第49-51页 |
4.4 矿石化学成分分析 | 第51-52页 |
4.5 矿体围岩与夹石 | 第52页 |
4.6 矿床成因类型 | 第52-54页 |
5 找矿标志与找矿预测 | 第54-60页 |
5.1 找矿标志 | 第54页 |
5.2 地球物理测量与找矿预测 | 第54-60页 |
5.2.1 激电异常特征 | 第55-57页 |
5.2.2 激电中梯剖面、激电测深 | 第57-59页 |
5.2.3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 第59-60页 |
6 结论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页 |